适应气候变化中国方案主题边会在COP30中国角举行

11月14日,"适应气候变化中国方案"主题边会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中国角成功举办。

适应气候变化中国方案主题边会在COP30中国角举行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15 20:5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1月15日电 11月14日,"适应气候变化中国方案"主题边会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中国角成功举办。中国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熊绍员、意大利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弗朗西斯科·科瓦罗科尔瓦鲁出席会议并致辞。

李高表示,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中国一贯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发布实施《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推动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开展39个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形成"国家战略+省级落实+城市示范"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中国宣布的新一轮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纳入"2035年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设"这一目标,将适应能力建设提升到了新高度。中方愿同各方一道,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强化气候变化影响早期预警和风险评估、加强适应气候变化融资、深化全球适应气候变化务实合作,共同提高全球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刘振民指出,气候适应已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人类共同未来的"必答题"。中国将继续与各国一道深化气候适应合作,通过深化气候适应伙伴关系和南南合作,构建双边、区域范围早期预警合作平台等方式,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韧性包容的世界!

熊绍员表示,中国积极实施《早期预警促进气候变化适应中国行动方案(2025—2027)》,推出了"妈祖"早期预警中国方案,借助风云气象卫星积极服务全球,不断分享防灾减灾中国实践,中国愿与各方加强早期预警技术交流合作,助力发展中国家早期预警能力建设,让早期预警真正成为全球气候适应的"共同屏障"。

弗兰西斯科·科尔瓦鲁对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和成就表示赞赏。他表示,中国的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展示了全球适应行动的现在和未来,以及加大适应融资的必要性。适应气候变化是为了全人类的福祉。期待中国能发挥全球南方国家和北方国家之间的桥梁作用,凝聚全球气候治理合力。

本次边会发布了2025年度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典型案例集、中国方案"妈祖"早期预警工具和人工智能气象预报训练数据集全球普惠公共产品等成果,展示了中国早期预警和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创新实践。

本次主题边会汇聚了全球气候治理的各方力量,会议邀请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陈德亮作了中国健康适应经验与气候韧性特邀报告。中外嘉宾围绕中国重点领域适应经验、加强早期预警促进气候变化适应、中外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国内外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政策创新与实践等主题分享前沿理念和实践案例,并进行深入研讨交流。

边会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共同指导,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牵头,联合国家气候中心、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共同主办,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技术支持。来自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国际组织等的150余名代表现场参加了边会。

【责任编辑:何思】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