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糖尿病日|糖尿病人要吃一辈子药?科学管理也可能实现逆转

联合国糖尿病日|糖尿病人要吃一辈子药?科学管理也可能实现逆转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15 15:1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1月14日长沙讯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2025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倡导“提高认知,重在行动,关注职场糖尿病”。糖尿病作为患者数量庞大的常见疾病,是全球医疗领域的常见病之一。截至2024年,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达到5.89亿,预计到2050年将增长至8.53亿。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中国的糖尿病成人患者约1.48亿,位居全球首位。尽管通过实施国家糖尿病防治计划,中国糖尿病控制达标率有所改善,但仍面临挑战。《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披露数据显示,糖尿病知晓率仅36.7%,治疗率才32.9%。这组扎心的数据揭示了糖尿病对人类健康潜在的危害。“如何防治糖尿病?”“糖尿病有可能逆转乃至治愈?”等话题成为了医疗领域常年热点话题。另一方面,随着国内生物医药企业的科研攻关,诸多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崭露头角,为糖尿病治疗开启了一扇新的窗口。

从“单纯血糖控制”到“糖尿病逆转管理”

糖尿病偏爱“谁”?工作忙、点外卖、吃宵夜、996、无运动、奶茶“续命”……这些年轻人的日常状态背后,潜藏着一位隐形的健康杀手——糖尿病。正是这些“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让糖尿病呈现年轻化趋势。

据联合国糖尿病日官网显示,全球约7成糖尿病患者处于工作年龄。而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显示,在中国20–79岁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0.6%,其中多数属于劳动年龄人群。更令人担忧的是,职场人群对糖尿病的知晓率仍低于50%,且年轻患者比例正快速上升。对于这些年轻的糖尿病人来说,是否有机会逆转乃至治愈?真的需要终生吃药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会员、国际生活方式医学认证医生、主任医师廖渝教授给出了答案。

“作为一名拥有30年临床经验的医生,同时也是糖尿病运动与生活方式管理的实践者,我想在此发出呼吁:糖尿病并非不可逆转,关键在于‘早筛查、早预防’。”廖渝教授介绍,过去,我们认为糖尿病是终身疾病,需要终身服药。但如今已有研究证实,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在疾病早期或前期,可实现逆转——即摆脱“终身服药”的困境。

将糖尿病逆转作为慢病医疗服务之一的三诺生物提出了“MIT(Multi-DisciplinaryTeam,多学科团队)治疗方案”:由多学科团队为患者制定个性化、可执行的干预方案,核心在于“追根溯源”——找到患者血糖异常的根本原因,进而精准干预。这套MIT方案能有效帮助患者实现糖尿病逆转。

廖渝教授介绍,这套治疗方案融合了先进的动态血糖监测技术、专业的医生团队以及自主研发的数字化平台。依托这些优势可为糖尿病患者提供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健康管理服务。糖尿病管理已从“单纯血糖控制”升级为“糖尿病逆转管理”。

在这一过程中,动态血糖仪的检测起到了关键作用。“它的原理是通过皮下植入生物传感器,每三分钟采集一次血糖数据;一枚传感器可连续使用15天,15天内的所有数据会形成每日血糖曲线,多条曲线叠加后,就能呈现患者15天内完整的动态血糖变化全貌。”

与传统的“点血糖”监测相比,两者差异显著:传统点血糖监测只能获取瞬时血糖值,好比“打开手电筒”,仅能照亮手电筒所及的局部血糖情况;而动态血糖监测则像“打开电灯”,能清晰呈现患者血糖的所有波动细节,无任何遗漏。

“比如,患者分别食用甜玉米、红薯、肉包后,动态血糖监测呈现的血糖数据与曲线完全不同——通过对比,我们能一目了然地发现:食用甜玉米后,患者血糖达峰时间更短、峰值更低,且无明显高血糖或低血糖波动,因此甜玉米是更适合该患者的食物选择。”廖渝教授举例。

国产CGM加速破局慢病数字管理

控制乃至逆转糖尿病这一“攀登珠峰”的过程中,血糖的日常科学监测十分重要。当前,血糖监测领域正经历从“间断点测”向“连续动态”的关键性技术变革。据国际糖尿病联盟数据,全球糖尿病患者规模持续扩张,传统血糖监测方式存在的监测盲区、需频繁采血等痛点,推动市场对CGM(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技术的需求显著上升。CGM不仅能提供全天候血糖波动趋势,更可通过实时数据为糖尿病管理提供精准决策支持,已成为血糖监测领域增长潜力最突出的赛道。

在国内,国产CGM正在加速突围。作为中国血糖监测领域领军企业,三诺生物正加速推进CGM产品技术迭代与全球布局。基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葡萄糖传感制备技术,三诺生物的CGM产品在精准性、稳定性及抗干扰性上实现显著提升。同时,其创新将AI技术深度融入慢病管理全流程,自主研发的SinoGPT系统结合DeepSeek大模型,构建起“血糖监测—数据分析—行为干预”的完整数字化闭环管理体系。

“CGM不仅是血糖仪的技术升级,更是三诺从设备制造向糖尿病数字管理服务转型的核心载体。作为‘全球领先的糖尿病数字管理专家’,我们将持续推进科研成果实用化落地,让高端医疗产品覆盖更广泛人群。”三诺生物副董事长李心一向记者介绍。

“我们既要聚焦关键‘卡脖子’技术环节,更要敢于在高端产品领域与国际品牌直接竞争。随着全球研发中心投用与新一代CGM产品持续迭代,三诺正凭借深厚技术积累与创新能力,在全球CGM市场占据愈发重要的位置。”李心一表示。

以三诺生物为代表的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全球化进程提速。今年上半年,三诺生物海外业务收入9.97亿元,占总营收比重44.06%,全球化已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截至目前,三诺生物已跻身全球第四大血糖仪企业,在中国血糖检测零售市场的份额超过50%,全球用户超过2500万,产品和服务覆盖187个国家和地区。三诺生物二代CGM产品也已通过欧盟CE-MDR认证,获批适用于监测2岁及以上人群葡萄糖水平,为进军欧美主流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科技研发依然是攻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关键一环。据了解,三诺生物总投资5亿元、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的全球研发中心,将于2025年底逐步投用,核心聚焦生物传感、可穿戴设备及高端植入医疗器械的研发创新。

(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 编辑:朱友芳)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