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11月14日电(驻迪拜记者 崔海培)11月14日,由中国银行与纳斯达克迪拜联合主办的“共创全球金融新格局——人民币跨境使用与债券市场专题活动”在阿联酋迪拜成功举办。来自中国驻阿联酋大使馆、中国银行、迪拜金融市场以及中东地区行业监管、金融机构、中外企业约150名参会人员围绕人民币使用、跨境金融合作、债券市场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中国驻阿联酋大使张益明在致辞中强调,金融合作是中阿关系的重要支撑点和互利共赢的关键领域。他指出,在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下,中阿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金融合作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坚实支撑。近年来阿联酋机构对人民币的关注和使用显著提升,沙迦酋长国政府再次发行熊猫债、本地金融机构发行点心债、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推进等成果,充分体现了人民币在区域内贸易、投融资和金融合作中的功能不断增强。
迪拜金融市场首席运营官哈利法·拉巴(Khalifa Rabba)表示,近年来中国多家银行在阿联酋发行了债券产品,助力迪拜巩固了作为国际和区域重要金融中心的地位。他指出,近期阿联酋阿布扎比第一银行(FAB)在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后,正式成为海湾地区第一家担任人民币清算行的区域性本土银行,这凸显了阿联酋在构建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战略地位,期待阿中金融合作不断深化,人民币在区域贸易投资和金融稳定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三大支付货币。此外,截至2025年9月,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超10万亿元,其中持有股票约3万亿元,债券约4万亿元,存贷款约3万亿元。2020至2024年间,中国与中东地区人民币跨境使用年均增速高达53%,2024年跨境收付金额达1.1万亿元,同比增长23.8%。其中,阿联酋与中国之间的人民币跨境支付占中东地区总量的77.8%。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人民币正日益成为中东地区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印证了中阿金融合作所蕴含的巨大潜力与活力。
中国银行作为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银行,依托覆盖中国境外64个国家和地区的服务网络,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一点接入、全球响应”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自2012年在阿联酋设立机构以来,中国银行深度参与中阿经贸往来与金融合作,在跨境融资、离岸债券承销、人民币清算等领域持续提升专业能力与市场影响力,已成为连接中国与中东金融市场的重要枢纽。2025年,中国银行在全球多个金融中心举办“人民币国际使用路演”,并将收官之站放在迪拜,旨在进一步深化与中东地区在跨境结算、债券发行、清算服务等领域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