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陲党旗红 警务融村务 董干所普弄警务室筑牢平安边境“花园堡垒”

边陲党旗红 警务融村务 董干所普弄警务室筑牢平安边境“花园堡垒”

来源:鲁网 2025-11-14 10:5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祖国西南边陲的麻栗坡县,青山环抱间有一个特别的警务室,这就是董干边境派出所普弄警务室。巧妙地将警务工作与村务管理相融合,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子,依托党政军警民同心协力的联防机制,让这个边境线上的警务室既保持着严谨的工作作风,又处处洋溢着温暖的人文关怀。当地人亲切地称它为“花园警务室”,这里不仅是维护边境安全的坚实堡垒,更为边疆地区的社会治理树立了一个生动的典范。

一、党建引领织密“联管网” 筑牢治理根基。一是压实责任,构建“三位一体”议边机制。普弄警务室与村委会、解放军连队建立“派出所+村两委+解放军”联管格局。推行“三位一体”议边制度,每季度召开专题会议研判边境形势。2名民警进入村“两委”班子,社区民警每周参与村委例会,推动警务力量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实现“警力下沉、信息互通、治理联动”。二是创新制度,推行“段长制”精准管控。将辖区边境线划分为7个责任段,实行“段长”负责制,每段配备1名民警、2名辅警、1民护边员和4名联防员,制定“一段一策”管控方案。结合边境联防所视频监控,构建“人防+技防”预警体系。今年以来,累计组织边境联合巡逻86次,实现边境一线可疑目标实时管控。三是发动群众,激活群防群治“神经末梢”。组建“边安卫士服务队”“大学生普法小分队”等群防群治队伍,吸纳村民、护边员等100余人参与边境巡防。常态化开展“以案释法”警示教育,通过“学校法治课堂”“界碑实景课堂”“村民大课堂”宣讲涉边违法案例,形成“人人是哨兵、户户是哨所”的联防长城。

二、警村融合织密“安全网” 提升治理效能。一是要素管控精细化,筑牢风险防控“防火墙”。普弄警务室联合村委会建立重点人员、矛盾纠纷动态管控台账,对曾参与涉边违法犯罪、精神障碍患者等群体实施“一人一策”监管。2025年以来,96%的自然村无刑事案件,93%的自然村无行政案件。推行“五心调解法”(热心、耐心、细心、诚心、公心),在村级调解室化解土地、家庭纠纷12起,治安纠纷调处率100%。二是双向培训赋能,提升协同治理能力。开展“警村双向培训”:村干部带领新任民警进村入户,传授社情民意与民俗文化;组建“普法宣传员”队伍,通过“院坝会”“大喇叭”普及反诈、反走私知识,培养“法律明白人”23名,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三是打造“一本通”工作方法,依托“一长两员”。“一长两员”是我们的‘千里眼’‘顺风耳’,‘一本通’是化解矛盾的‘指南针’。”董干派出所教导员田兴光表示,这种模式让民警从“被动出警”转向“主动防控”。今年以来,辖区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提升至92%,重复报警率下降85%。群众看到民警和‘一长两员’一起上门,觉得既贴心又靠谱,很多疙瘩自然就解开了。

三、党政军警民联动,共建花园警务“新样板”三、联动共建打造“样板间” 厚植为民情怀。一是联合巡逻固边关,深化“五位一体”机制。普弄警务室联合解放军连队、“边安卫士”、村民组成巡边小组,开展“党政军警民”联合巡逻。采取步巡、车巡结合方式,摸排边境防控设施、界碑维护情况,排查隐患漏洞12处,畅通信息共享渠道,为持续做好边境管控奠定基础。二是警民同心解民忧,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普弄警务室组织民辅警、村干部、护边员组成帮扶小组,走访慰问留守老人、困难群众20余户,帮助解决生产生活难题30余件,切实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深化警民鱼水深情。三是花园警务惠民生,打造“最美边境警务室”。以“环境美化、服务优化、功能强化”为目标,改造警务室硬件设施,增设便民服务区、法治宣传角。推出“三单服务”,让群众办事不出村,为群众办理各类业务300余件,提供法律咨询200余人次,获锦旗2面。警务室周边种植花卉绿植,打造“花园式”办公环境,成为边境线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普弄警务室以“环境美、服务优、治理强”为目标,打造“花园式”服务阵地。

如今的普弄警务室,通过党建引领、警村融合、联动共建,实现了风险预警前瞻性提升47%、矛盾化解及时性提升67.3%、边境防控协同性显著增强的“三个显著提升”。辖区刑事案件同比下降50%,电信诈骗“零发案”。用实干与担当在西南边陲筑起了一道“环境美、服务优、治理强”的平安堡垒,为边境地区社会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董干边境派出所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