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基本公共服务,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部署,破解人民群众异地诉讼“往返跑、耗时长、成本高”的难题,十年来,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人民法院深耕跨域诉讼服务,通过探索“家门口起诉”新模式,满足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即使“诉”隔山海,司法亦能抵达。
一键提交,“跨越立案”如此便捷
“本来以为要专程跑一趟福建,没想到在上海家门口就可以立案,太省心了!” 这是上海市民王女士办完跨域立案后,对建瓯法院服务的由衷称赞。
为打破异地诉讼的“地域壁垒”,建瓯法院在立案大厅专门设立跨域诉讼服务窗口,安排专人负责跨域立案工作,指导当事人递交材料、衔接法院间沟通协作并负责督促法院跨域立案进展及反馈结果,全流程跟进,让跨域立案不再“摸不着头绪”。
王女士的经历正是这项服务的生动缩影。此前,她投资了陈某在建瓯经营的商铺,不料商铺倒闭后,陈某迟迟不返还投资款。按照管辖规定,王女士需向建瓯法院起诉,但异地往返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让她犯了难。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她带着材料来到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的跨域立案窗口,工作人员当即通过系统将材料在线推送至建瓯法院。而建瓯法院接收申请后,仅用30分钟就完成审核、成功立案,让“原告少跑路、不跑路、少花钱”从口号变成了现实。
隔空对话,“云调解”助企纾困
“不用飞福建,我在台湾地区线上就能核对账单、谈妥方案,法院这个‘云调解’真是帮我们解了大困!” 某生物科技公司负责人尤某(台胞)在调解结束后,通过视频向调解员连声道谢。
针对当事人“跑不起、没时间”的难题,建瓯法院借助互联网设立专门视频调解室,支持跨域视频调解、远程庭审。无论是身处大陆异地的当事人,还是远在台湾地区的企业经营者,只需一部手机或一台电脑,就能在协作法院的指导下,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参与调解、庭审,彻底突破地域与时差的限制。
此前,该生物科技公司与曾某因买卖合同产生纠纷,特邀调解员介入后,曾某却坚持要当面核对账单,而公司法定代表人尤某远在台湾地区无法亲自前来参与调解,调解一度陷入僵局。了解情况后,调解员主动提议“线上对账+云端调解”,双方当事人欣然同意。在线上,调解员逐页展示证据、耐心沟通金额争议,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分期还款协议。一场可能耗时数月、往返两岸的纠纷,仅用几天就通过“云调解”圆满解决,既为企业节省了奔波成本,也让司法服务更有温度。
十年探索,十年深耕。建瓯法院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深化跨域诉讼服务改革。依托全国法院“一张网”建设,进一步强化智慧赋能——从优化线上立案流程,到拓展远程庭审、跨域执行等服务场景,持续打通司法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用更高效、更便捷、更暖心的举措,交出一份让人民群众更满意的“司法答卷”。(建瓯法院 杨姁 洪晓芳)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