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音乐家轩炀:以画笔为音符,“音画相融”新境界

跨界音乐家轩炀:以画笔为音符,“音画相融”新境界

来源:鲁网 2025-11-13 16:4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由青年跨界音乐家轩炀为安徽含山量身打造的两首原创歌曲《含山等你来》与《含山画卷》(含山情)引发热烈反响。歌曲不仅以其朗朗上口的旋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广受好评,更因其背后独特的创作理念——“音画相融”,为华语乐坛带来了一股清新而优美的艺术新风。

与传统意义上的歌手不同,轩炀的创作灵感并非仅仅源于旋律与歌词的碰撞,而是根植于他自幼便沉浸其中的绘画艺术。他在构思这两首歌曲时,将脑海中的故事、情感与画面,用画笔呈现在画布上。无论是磅礴的山水、细腻的人物,还是悠远的历史场景,都成为他音乐创作的“蓝图”。旋律、节奏与歌词,则是根据这幅画作的色彩、构图与情感张力,自然而然地流淌而出。

这种独特的创作方式在《含山画卷》(含山情)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轩炀在创作时,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春秋时期伍子胥过昭关时,一夜白头的经典历史瞬间。他将这一瞬间的凝重用画笔定格,悠扬而略带沧桑的旋律便围绕着这幅“画”展开,让听众仿佛能看到月光下的千年古道,感受到人物在音符中变得愈发生动立体。音乐不再是抽象的听觉符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视觉叙事。

轩炀的艺术跨界并非偶然,而是其深厚艺术积淀的必然结果。他出身于艺术世家,在爷爷和父亲的熏陶下,从小便对乐器、歌唱和绘画抱有浓厚兴趣。为了追求艺术的更高境界,他曾先后在多所艺术学院进修绘画,后又远赴世界流行音乐的殿堂——伯克利音乐学院深造。音乐和美术的双重洗礼,为他日后的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伯克利音乐学院归国后,轩炀没有急于追逐流行乐坛的喧嚣,而是选择了一条更具深度的道路——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亲身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他希望用自己融合音乐和美术的独特视角,创作出真正属于中国、富有文化内涵的音乐作品。安徽含山的山水风光与人文典故,恰好成为了他“音画相融”理念的完美载体,也让他的探索终于开花结果。

轩炀的成功,证明了艺术的边界是可以被不断打破和重塑的。他用画笔表现跳动的音符,用音乐诠释生动的画面,创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艺术表现方式。这不仅让他的音乐作品充满了画面感和故事性,也为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沉浸式艺术体验。

有理由相信,这位才华横溢的跨界艺术家,将在未来继续探索“音画相融”的无限可能,为我们带来更多兼具艺术美感与文化深度的精彩作品。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