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通院: 构建以“信任”为核心的数字产业生态日益迫切

2025数字信任生态合作大会近日在上海举办。

中国信通院: 构建以“信任”为核心的数字产业生态日益迫切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13 16:3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1月13日(记者 马思)2025数字信任生态合作大会近日在上海举办。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副秘书长南新生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以数字身份、区块链、隐私保护等技术为支撑的数字信任体系,对于保障数据安全可信流通、促进数据要素市场有序发展至关重要。标准是推动技术规模化应用的关键,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下设的数字信任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已开展大量研究工作,通过制定标准、编制报告、组织研讨会等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合作。未来,协会将强化政策与标准衔接,增加有效标准供给,并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魏亮在致辞中表示,随着我国数字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和数字协作的深化,构建以“信任”为核心的产业生态日益迫切。数字信任通过融合区块链、数字身份、隐私增强等技术,构建“身份—规则—过程—结果”可信的闭环体系,是加速数据流通、增强跨域协作的关键支撑。中国信通院前期发布了《数字信任发展报告》,推动星火·链网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可信区块链评测服务等,形成了大量数字信任相关的研究成果。下一步,中国信通院将持续深化与徐汇区战略合作,与产业各方一道,携手共建开放、协同、共赢的数字信任新生态。

“数字信任是人际、制度与技术信任的有机融合,区别于侧重防对抗的数字安全,其核心在于通过密码算法、物联网、区块链、数字身份等技术促进合作与价值流通,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中国信通院副总工程师何伟介绍,当前,国内外数字信任概念认可度持续加深,政策与产业层面均加速推进相关布局,量子密码算法、区块链、物联网、数字身份、隐私增强等技术加速演进,信任即服务、数字内容溯源证真、新型支付协议与金融服务模式引起广泛关注,具有巨大发展空间。

会上,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高级业务主管刘宾发布《数字信任产业全景图(2025)》,梳理了区块链、数字身份、隐私保护等关键技术的产业生态。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工程师张立锋解读《数字信任系列国际标准》,介绍了数字信任相关的国际标准研制现状。

【责任编辑:何思】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