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烟叶收购现场,电子屏清晰展示着等级标准,工作人员有序验级、过磅、开票……收购现场井然有序、一片繁忙,在这幅图景背后,正是一道坚实的“廉洁防线”守护着烟农的“钱袋子”。
抓实教育,筑牢思想“防火墙”
“收购未动,廉洁先行。”早在开秤前一个月,各烟叶收购站就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开展集体廉政谈话,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并走进村组开展入户宣传。“我们把政策讲清楚、把纪律摆明白,就是要从思想源头杜绝‘微腐败’可能。”金果坪烟叶收购站站长文家定表示。
在专题培训中,各烟叶收购站结合往年收购案例,“以案释纪、以案示警”,逐条解读烟叶收购规范与纪律红线,重点排查定级、过磅等环节风险,全面提升收购人员的规范意识和责任意识。“培训不是走形式,是真正给大家敲警钟、明底线。”一位参与培训的定级员感慨。
阳光操作,打造透明“监督网”
走进巴东县内任何一个收购点,公示栏上均清楚展示着价格政策、等级标准及实物样品,一旁张贴的“码上纠风”二维码格外醒目。“一扫就能反馈问题,我们放心!”一位正排队交烟的烟农说道。
烟叶收购站主动将收购全程置于阳光下,通过设置意见箱、公开监督电话、开展“开放日”活动等方式,广泛接受烟农和社会监督。同时,严格落实“小微权力清单”,将廉洁责任压实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形成层层传导、环环相扣的责任闭环。
多方联动,共建清廉“共同体”
为进一步增强监管合力,各烟叶收购站紧密联合专卖法规、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普法进村入户”行动,深入田间地头、烤房院落,宣传烟叶法律法规,引导烟农依法依规交售,共同维护良好收购秩序。
“以前总担心等级评定不公,现在全程看得明白、问得清楚、投诉有门。”一位连续种烟十余年的老烟农表示,“今年交烟特别顺心,心里踏实!”
清风伴金叶,暖心更润心
如今的烟叶收购季,“廉洁收购”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烟农脸上的笑容、工作人员规范的操作、公示栏里清晰的信息。这场贯穿收购全程的“清风行动”,既守住了公平公正的底线,也更暖了广大烟农的心。
随着收购进入尾声,一片片“金叶”正承载着烟农一年的辛勤与希望,驶出大山,走向市场。而背后那道由教育、监督、共治筑起的廉洁防线,正悄然成为乡村振兴路上又一抹亮色——既有烟火的温度,也有清风的力度。
撰稿:阮劲松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