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奋勇争先丨龙文检察:法治护航发展 担当诠释忠诚

牢记嘱托 奋勇争先丨龙文检察:法治护航发展 担当诠释忠诚

来源:鲁网 2025-11-13 12:5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漳州市检察机关立足漳州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自觉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以高质效检察履职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漳州新篇章贡献检察力量。从今日起,漳州市检察院将推出系列报道,盘点一年来全市检察工作取得的新成效,敬请关注。

龙文区检察院始终坚持忠诚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扎实成效,努力为龙文区加快建设景城一体、产城融合现代化都市强区贡献检察力量。

法治赋能守护知识产权“创新火种”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活力。龙文区检察院以专业化办案团队、精细化办案模式,坚决打击侵犯商业秘密等犯罪行为,全力营造鼓励创新、公平竞争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今年七月,一起涉及小微企业核心技术秘密的侵权案件在龙文区开庭审理。该案中,某公司技术人员与外部人员勾结,窃取原公司核心技术后另立门户,抢注专利,导致原公司商业利益严重受损,技术创新积极性受挫。

庭前,公诉团队面对复杂专业技术证据,引导侦查机关精准补充取证,听取行业专家意见,全面检索司法案例,针对认罪与不认罪情形分别制定庭审预案,最终形成七万余字“三纲一书”,为庭审指控打下坚实基础。

庭审中,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出多项专业辩解。公诉团队紧扣涉案技术信息的非公知性、同一性等争议焦点,展开层次分明、逻辑严密的法庭讯问。举证质证阶段,运用多媒体示证系统直观还原案件事实;法庭论辩阶段,针对辩护意见逐一精准回应;法庭教育阶段,公诉人融法、理、情于一体,深刻阐释保护小微企业创新成果对维护市场秩序、激发社会创造力的重要意义。“法律绝不姑息破坏诚信底线的逐利行为”“任何以侵害原单位利益为筹码的‘捷径’,终将付出远超收益的代价”——这些掷地有声的公诉意见,充分彰显了检察机关保护知识产权的坚定决心。

该案例入选全国检察机关刑事案件出庭支持公诉评议活动,被最高检第六评议组肯定为“教科书式庭审现场”。

数字引领构建社会治理“智慧防线”

在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如何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将数字检察作为提升法律监督能力的重要引擎,成为每一位检察人都必须思考的课题。龙文区检察院积极探索数字技术赋能检察监督的新路径,推动监督模式从“个案办理”向“类案治理”转变,从“被动受理”向“主动发现”深化。

针对隐形眼镜及护理液等第三类医疗器械在流通环节存在的监管漏洞,该院创新运用“数字检察+行政执法”协同治理模式,借助构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将调取的数据进行智能碰撞、比对分析,快速筛查出70余条违法监督线索,实现了监督工作从“大海捞针”到“精准定位”,极大提升了监督的精准度和效率。

在此基础上,龙文区检察院依法向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推动行政机关充分履职,及时整改落实到位,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建立常态化信息共享、线索移送等机制,实现从“末端整治”到“源头防控”的治理升级,真正达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监督效果。

该案的成功办理,不仅有效规范了辖区医疗器械经营秩序,而且有力助推行政机关进一步规范执法、依法行政。相关实践经验得到市检察院的认可与推广,同时推动漳州市各基层检察院主动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开展监督活动,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效。

为民解忧

传递公平正义“检察温度”

龙文区检察院始终牢记“人民检察为人民”的根本宗旨,大力弘扬谷文昌同志“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将司法救助工作作为践行司法为民、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举措,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和法治温度。

为实现司法救助“应救尽救”,龙文区检察院创设“控申为主+各业务部门联动”的司法救助工作机制,将救助线索排查贯穿于办案各环节。在一起交通肇事案件中,承办检察官在审查案件中关注到被害人家庭因案致贫的困境,主动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在一个月后将34752元救助金发放到位,帮助这个濒临破碎的家庭重燃生活希望。

2024年以来,龙文区检察院共司法救助困难群众21人次,发放救助金30余万元。这些数字的背后,是龙文区检察院秉持“以人民为中心”司法理念的生动实践。

奋进新征程,担当新使命。龙文区检察院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持续做优刑事检察、做强民事检察、做实行政检察、做好公益诉讼检察,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优作风,为新征程上新福建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来源:龙文检察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