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游全省,夜归南明”品牌凸显 贵阳南明区绘就文旅融合新画卷

“日游全省,夜归南明”品牌凸显 贵阳南明区绘就文旅融合新画卷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12 17:4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1月12日,贵阳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发布会(南明专场)举行。会上介绍,南明区作为省会核心城区,始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围绕“一圈两场三改”和“15分钟生活圈”建设,持续推动文化惠民与文体旅融合双向发力,为全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2021―2024年间,全区累计接待游客数9531.7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619.03亿元、过夜游客数2640.13万人次。

消费场景焕新,打造主客共享的城市会客厅。成功打造青云路步行街、曹状元街区、嗨乐街区等差异化、互补型的特色街区,推进文商数体旅深度融合。其中,青云路步行街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曹状元街区获评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自开街以来,三大街区累计客流超8000万人次,不仅是本地市民的“会客厅”,更是吸引游客的“强磁场”,充分释放了城区夜经济的活力。成功引进希尔顿、全季、亚朵等一批中高端品牌酒店,每年3到11月,超28000辆次旅游大巴,将近80万旅游人次从花果园出发前往全省各大旅游景点,“日游全省,夜归南明”品牌日益凸显。

业态玩法出新,培育前沿引领的消费热点。一方面,积极发展以精品咖啡、精酿啤酒、精美餐饮、精彩文创为代表的“四精”业态,电力文创园、零五文体园从“一杯咖啡”“一杯精酿”到“一片园区”点亮潮流生活。“对的”咖啡、大圣精酿、雀亦文创等各放异彩;另一方面,聚焦甲秀楼核心,持续开展“吃住行游购娱”提升行动,聚焦花果园片区,塑造融合潮玩购物、夜间经济、都市休闲的“超级活力商圈”,与甲秀楼历史文化街区形成“传统与现代共融”的南明画卷。

文体旅融合拓新,构建动静皆宜的体验场景。积极推动“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深挖南明历史文化,编撰出版《贵阳市“一河一道两片”南明段历史文化辑录》,启动《甲秀楼志》修编,开展城垣步道文化研学、文化寻迹CityWalk等系列活动,真正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甲秀楼听民乐看激光秀,到河滨公园寻找贵阳人共同的童年记忆,在药用植物园感叹“夜郎无闲草、黔地多灵药”,到花果园见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城市变迁,到大剧院打卡西南三部曲之“多彩贵州风”,到省民博馆感悟“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文化服务创新,提升群众文化的供给水平。群众文艺“出圈”、公共服务“出彩”,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从“有没有”向“好不好”升级,“5·19中国旅游日”民族大巡游、“路边音乐会”、“共享钢琴”等系列活动精彩纷呈,区文化馆五年间累计创作优秀群众文艺作品数十项,在省、市级“群星奖”“杜鹃书荟”曲艺大赛等赛事中荣获各类奖项十余个,开展公益文化活动3000余场,惠及群众200余万人,有效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区图书馆获评“全民阅读基地”“最美图书馆”,和城市书房入选“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奖”和“百佳公共文化空间奖”两大奖项,是全省唯一获得“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奖”的单位。

南明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菊红表示,下一步,南明区将持续深化文化赋能、项目带动和业态创新,努力建设更具吸引力、更富魅力的城市文旅会客厅。(中国日报社贵州记者站 编辑:杨军 通讯员:袁生)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