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导向 融合创新 —— 全国未来教育样板校金义小学推进课程改革

成长导向 融合创新 —— 全国未来教育样板校金义小学推进课程改革

来源:鲁网 2025-11-12 16:2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作为全国未来教育样板校,金义小学响应国家育人方式变革部署,以金华市 “大实践” 实验学校建设为契机,于 2025 年 11 月 4 日召开 “成长导向,融合创新:构建面向未来的课程新样态” 研讨会,全体教师聚焦改革议题,凝聚实践方案。

一、锚定方向:以 “课程链” 优化抓改革核心

毛金海校长指出,改革关键是系统性优化 “课程链”,构建 “育人目标 - 课程方案 - 实施 - 评估” 闭环,推动五大转变:将课程标准下沉为可测学习目标,实现课堂从 “解题” 到 “解决问题”;评价量规前置,明确素养标准;翻转 “教 - 学 - 评” 为 “评 - 学 - 教”;引入 UBD 理论,推动教师从教材执行者转型为课程设计师,筑牢育人体系。

二、四大维度:落地可复制的改革路径

四位教师代表围绕核心领域汇报实践,彰显样板校创新力:

1.国家课程深化:钱丽莹提出 “基础学科 + 项目素养” 双轮驱动。基础学科推进 “目标细化 3.0 版”,固定学科活动(如 “玩数学向未来” 嘉年华),试点学生管理学习空间;项目课程构建 “基础 - 选择 - 提升” 三级群,融入智慧体能、婺剧融合等特色。

2.教与学变革:赵爽以 “建设好玩的学校” 为目标,重构跨学科项目(如五年级 “桂花雨”),推行 “10-15 分钟精讲 + 实践” 课堂,打造 “随手农场”“空间小剧场”,建立 “五融少年” 数字化评价体系。

3.综合实践:张恰构建 “研学 + 职业体验 + 劳动” 体系。研学分春秋、周末、冬夏令营三类;校内设 “绿动未来公司”,校外建法院等实践基地;劳动课程按年级分层,开展 “21 天家务打卡” 等活动。

4.AI 赋能教育:朱姗分三阶段推进:遴选 AI 先锋队开发教学案例;集体备课增 AI 分享,建资源库、办 AI 教学大赛;成立工作坊开发 “AI + 古诗文” 等校本课,以激励机制与包容文化保障落地。

三、分组共创:凝聚实操方案

学校骨干教师分四组聚焦 “可落地” 梳理成果:

1.国家课程:从 “解读 - 实施 - 评价” 构建闭环,推动跨学科、家校社、技术融合;

2.“校园小主人” 项目:以 “介绍校园” 为驱动,串联多学科,明确分工与评价方式;

3.实践课程:以 “艾青家乡研学” 为例,分 “AI 探究 - 实地体验 - AI 创作” 三环节;

4.AI 应用:覆盖 “备课 - 上课 - 课后” 全流程,助力学情分析、沉浸式教学与个性化评估。

盛端书记凝练三大收获:明晰国家课程路径、聚焦 “学生中心”、明确 AI 与实践融合策略,并希望教师做 “实践者、探索者、引领者”,推动理念落地。

未来,金义小学将持续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深化课程创新,为全国中小学提供可借鉴的未来教育实践样本。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