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协同 攻坚克难 九江47处烈士陵园全部拿到“红色身份证”!

部门协同 攻坚克难 九江47处烈士陵园全部拿到“红色身份证”!

来源:鲁网 2025-11-12 16:2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有了这本不动产权证,陵园的保护、修缮终于有了法律‘定心丸’!”10月23日,随着最后一本不动产权证书交到德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手中,九江市47处烈士陵园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圆满收官。这场历时7个月的攻坚行动,是九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与市自然资源局携手破题,为红色资源筑起“保护屏障”的生动实践。

提前谋划:从会议室到田间地头,拟制一张详实“作战图”

“办证是一场硬仗,不能等战斗打响才发现问题,要提前把‘家底’摸透。”行动之初,两部门就达成共识。

高位统筹强推进。九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与市自然资源局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共同推进此项工作。具体事务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与市自然资源局分管同志全面负责;两局的褒扬纪念科、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科则承担具体落实工作。

专题会议定方向。一场联合专题会将确权登记列为年度“硬任务”,明确“依法依规、高效便民”原则,责任分到人、把节点定到周,杜绝“走过场”。

实地调研找症结。市、县两级工作组顶着烈日跑遍各处烈士陵园,逐一记录土地沿革、界址范围,甚至翻出几十年前的档案,摸清了权属不清、材料缺失等“卡脖子”难题。

信息共享提效率。共同印发工作方案,搭建“市、县”两级沟通机制,市县对应科室专人“一对一”对接,避免了“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工作停滞,让协同效率大幅提升。

精确推进:“一园一策”+绿色通道,办证全程“不卡顿”

“每处陵园情况都不同,不能用一套方案‘一刀切’。”面对47处陵园的个性化问题,两部门拿出了精准解法。

逐园会诊解难题。针对修水县普遍存在的“历史用地范围模糊”问题,修水县工作组邀请老村民、老档案员座谈共商,结合实地测绘划定界址;碰到“材料缺失”的情况,主动协调档案馆、乡镇政府补充证明,真正做到“一园一策”。

总结经验快推进。办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及时梳理案例,将陵园分为“新建规范类”“历史遗留类”,总结出不同类别办证的“流程图”,后面的办证效率直接提升近三成。

绿色通道加速度。市自然资源局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科、市退役军人褒扬纪念科成了“常驻协调员”,一对一指导各县区两部门跟进材料审核,还协调测绘、审批等环节“并联推进”,原本要一个月的流程,最快一周就完成。

上下同心:向上求教+下沉指导,啃下“硬骨头”

面对部分跨越时期的历史遗留问题,两部门没有“绕着走”。

向上汇报找依据。针对早期政策不明确的情况,两部门联合向国家、省两级主管部门汇报,反复沟通政策口径,确保每一本证书都“合法合规”。

下沉指导解民忧。看到部分县区进度慢,专家组直接进驻,现场教基层工作人员如何查档案、定界址,让“卡壳”的工作重新动起来。

长效协作谋未来。证书拿到手不是终点,两部门已计划建立后续监管机制,让陵园保护与城市规划、文旅发展相结合,让红色资源“活”起来。

一线声音:每本证书背后都是“沉甸甸的责任”

“跑遍了21处山区陵园,最热的时候白天测界址、晚上整理材料,手上的晒痕蜕了两层皮。”修水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回忆。

九江市自然资源局专班同志表示,为了让证书“合法又合规”,他们和省自然资源厅相关处室反复沟通政策细节,“每本证书交出去时,都觉得是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既要对历史负责,更要为未来的保护铺路。”

“这47本证书,既是对英烈的告慰,更是对红色根脉的守护。”九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褒扬纪念科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与市自然资源局等部门的合作,让每一处烈士陵园都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活课堂”,让红色精神在九江大地代代相传。(吕菁)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