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远训:老兵凿路引秋实,烟店传情暖山乡

郑远训:老兵凿路引秋实,烟店传情暖山乡

来源:鲁网 2025-11-12 15:5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金秋时节,巴东县溪丘湾天池岭村铧厂垭的烟茶专卖零售店里,65岁的郑远训一边给客人泡上本地茶,一边望着窗外穿梭的农用车,话语里满是对岁月的感慨。眼下正是丰收季,他当年带领乡亲们在荒山上开辟的路,正忙着输送山里的“秋实”;而他的烟茶店,也成了过往客人歇脚、感受乡情的小驿站。

(图为郑远训带领乡亲们一起修的路)

卸甲归田,初心牵起山路梦

“1978年穿上军装时,部队里就流传着‘当兵要护百姓’这句话;1982年脱下军装回乡,看着乡亲们背着背篓在山里爬坡,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修条路!”郑远训的目光落在店外连绵的群山。

1960年出生的他,打小就知道天池岭村出村进村的路难——从村里到溪丘天池,全是陡峭的山路,村民们运玉米、挑土豆,得走好几个小时;遇上雨天,脚下打滑,粮食洒了、人摔了是常事。

回村后,郑远训积极和政府部门沟通并表示:“咱用锄头挖、撮箕挑,也要把路修到天池岭!”可这话一出,不少乡亲犯了愁:“山全是石头,下雨还滑坡,咋修啊?”郑远训没辩解,第二天一早就扛着锄头进了山。他带领专业师傅沿着山梁砍荆棘、测坡度,遇到悬崖就用绳子吊在半空勘察;晚上回到家,煤油灯映着他的身影,在纸上反复修改路线,连饭都忘了吃。“每一步都得算准,不能让乡亲们的力气白费。”他说,那时的他心里想着:路修通了,开家烟茶店,卖些烟茶——山里人待客重情义,有客人来,递上一支烟、泡杯热茶,才够亲切,也是祖辈历史传承的待客之道。

五载攻坚,汗水浇开希望花

1983年春,在政府拨款支持下,郑远训带着近百名乡亲,正式打响了“修路战”。“没有挖掘机,就靠锄头挖;没有运输车,就靠撮箕挑;遇到硬石头,就用大锤砸、炸药炸!”郑远训回忆,每天天不亮,他就扛着工具到工地,把锄头、钢钎分好,老人来捡石头,妇女来送水,半大的孩子也学着用小竹筐运土,工地上满是“嘿哟嘿哟”的号子声。

修路的日子里,郑远训既是“领头人”,也是“拼命三郎”。遇到比人高的石头,他抡起10多斤的大锤就砸,虎口震得发麻,手上的血泡破了又结,最后成了厚厚的茧子;遇到陡坡,他趴在地上,用绳子把撮箕绑在腰上,一点点往上拉土,后背的衣服被汗水浸透,干了又湿、湿了又干;下雨天更忙,他带着乡亲们冒雨抢险,用塑料布盖路基,用锄头疏通排水沟,雨水顺着脖子往下淌,浑身冻得打哆嗦,也没人肯先撤。

“有次大雨冲垮了土坡,我们几个人泡在泥水里,挖了好几个小时,硬是把土填了回去。”说起当年的苦,郑远训眼里却闪着光。“大家都憋着劲:路通了,就能把山里的东西运出去,就能让客人走进来!”

1988年秋天,当第一辆拖拉机稳稳地从溪丘湾开到天池岭村时,乡亲们大声欢呼,有的激动得抹眼泪,有的拉着郑远训的手说:“郑大哥,路通了!”郑远训望着蜿蜒的山路,眼里满是欣慰。

(图为郑远训烟草专卖零售店)

路通店暖,老兵传情守初心

如今再走这条“致富路”,秋意浓得浸满了整个山坡:每天凌晨,载满玉米、红薯的小三轮车穿梭不停,乡亲们哼着山歌往集市赶;路边上,刚捡的枞树菌带着露水,一斤能卖好几十块;而郑远训的烟酒茶零售店,就守在路的拐角,成了山里山外客人的“歇脚点”。

店里收拾得亮堂整洁,卷烟、茶叶摆得整整齐齐,角落的货架上还放着本地的土特产。每当有远方的客人来问路,郑远训总会笑着迎上去,先递上一支烟,再泡杯热茶:“累了吧?坐下来歇会儿,咱这茶是自家山上采的,解乏!”

客人要是想买些特产带回去,他会细心介绍:“这烟是咱湖北的好烟,这茶是溪丘湾的明前茶,带着山里的味道。”不少客人走时,都会带上几包烟、几罐茶,说要把“溪丘湾的温情”带回家。

这位老兵,用五年汗水凿通了山路,用半生坚守温暖了乡邻,把“退伍不褪色”的初心,种在了溪丘湾的秋光里,也种进了每个人的心里。

秋风吹过溪丘湾,山路旁的树叶染成了金色,郑远训的烟酒店里,烟香混着茶香,在空气中轻轻萦绕。这条路,从荒山沟壑里的“希望线”,变成了乡亲们的“致富线”;这家店,从简单的零售铺,变成了传递温情的“乡情站”。而这样的故事,也像山间的溪流,在溪丘湾的土地上,静静流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幸福与希望。(谭巧)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