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深入推进制造强国战略、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培养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新时代青年劳动者大军,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乌蒙山下的宣威复烤厂,作为烟草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以系统化、人性化且富有远见的“三位一体”新员工培养体系,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为青年员工从“职场新兵”到“岗位尖兵”的蜕变铺就了一条坚实的成长之路。
系统化入职培训:筑牢职业生涯“压舱石”
宣威复烤厂将新员工入职培训视为青年员工扣好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的重要手段。开展的入职培训绝非走过场,而是一场由各部门负责人亲自担纲的“启蒙盛宴”。从生产工艺、精益管理到安全质量、企业文化,各部门“掌门人”倾囊相授,并结合自身成长历程,为新员工描绘清晰的成长路径图。
“听完课,我不仅了解了复烤全过程,更明白了自己岗位在全局中的价值,一下子就有了方向和干劲。”新员工小李的感言,道出了系统化培训的成效。这样的“入门礼”,有效缩短了新员工的适应期,增强了归属感与使命感,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动态化职业规划:安装成长导航“双向阀”
如果说入职培训是播下种子,那么持续的关怀与引导则是助其茁壮成长的关键。为帮助员工持续成长,宣威复烤厂创新性开展“五四青年员工职业规划分享会”,成为企业与青年深度对话的桥梁。厂领导班子每年集体出席,全程聆听青年员工畅谈“三年规划”“五年愿景”,并坦诚提出工作中的困惑与管理建议。
“我去年提出的流程优化建议,一周后就得到回复并被采纳,这让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与信任。”一位青年技术员的故事,正是这一机制实效的证明。领导们则扮演“导师”角色,结合企业战略提供指导意见,帮助年轻人校准航向。这一平台已成为企业发现人才、员工贡献智慧的“双向阀”,构建起个人与企业共同进步的“良性生态圈”。
个性化师带徒:搭建技艺传承“连心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宣威复烤厂深刻理解“传帮带”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不可替代性,将传统的“师带徒”模式进行了制度化、精准化的创新。每一位新员工入职,都会根据其专业、性格和岗位需求,被精准匹配一位“专属导师”,并举行拜师仪式。
在车间里,常能看到老师傅手把手指导操作,师徒共同钻研技术难题;师傅不仅传技艺,更在思想、作风和生活上给予关怀。这种朝夕相处、言传身教,传递的不仅是技术规程,更是工匠精神与企业温度。“师父带我,不仅是教我做事,更是教我做人。”一名新员工的动情话语,印证了“师带徒”的情感纽带。同时,这一模式也让老师傅的经验智慧得以系统传承,并在与年轻思维的碰撞中激发新活力。
结语:沃土育繁花,动能蓄未来
从系统化的宏观引领,到动态化的双向互动,再到个性化的师徒传承,宣威复烤厂“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着眼于员工全面发展、充满人文关怀与战略远见的成长闭环。
这片人才的“沃土”正催生累累硕果:青年员工队伍稳定性显著增强,技术创新成果数量逐年攀升,一支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青年人才梯队已然成形。宣威复烤厂的实践表明,将员工视为最宝贵的财富,用心培育,不仅是企业行稳致远的基石,更是响应国家人才战略、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朱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