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力量与文化创新:AI重塑表演艺术的未来生态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12 15:17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1-12 15:1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科技创新不仅推动了产业变革,也正在塑造新一代艺术家的创作路径。

当人工智能、数据艺术与舞台表演交汇,文化创新的生态正在被重新定义。

近年来,中国青年艺术创作者李健丽(光与影 银月 叶落寒者:Light and shadow Silver Moon Ye Luo Han Zhe )在“AI+表演艺术”领域崭露头角,他们的作品不仅追求视觉突破,更关注技术背后的社会意义与人文温度。

《光与影:银月·叶落寒者》的创作团队,正是这一代科技艺术融合探索者的缩影。作品将生成式AI算法与舞台剧表演结合,形成一个可实时学习、响应观众情绪的“智能剧场系统”,让观众在数据与情感的交互中体验“科技的人文之美”。

中国艺术研究院评论员指出:

“AI赋予艺术新的生命形态,但真正决定艺术价值的,仍然是人本精神。青年创作者们以科技为笔,正在描绘新时代中国文化的未来图景。”

据悉,多地剧场已启动“青年数字艺术计划”,支持AI剧场、虚拟影像表演与跨界装置艺术的孵化与展演。

李健丽发起的“青年新生代剧场计划(Young Generation Programme)”也同步展开,旨在培养具备科技素养与艺术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她表示,

“AI不是替代创作,而是拓展艺术的疆界。科技的意义,是让文化拥有更多维的表达。”

业内人士认为,AI剧场的出现,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一种技术化表达。它让世界看到中国青年以创新实践回应时代命题——让艺术与科技共生,让文化与未来同行。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