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党委深刻学习领会,并紧密结合艺术学科特点与育人规律,努力探索具有美院特色的党校建设之路。
一、固本强基,构建规范化运行体系
学院坚持从制度、组织、内容、形式、队伍等方面系统谋划,夯实党校发展根基。
制度先行,保障有力。学院党委切实履行办党校、管党校、建党校的主体责任,将党校工作纳入党委整体工作部署和年度考核,定期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学院建立健全了学员选拔考核制度、经费保障制度等,确保党校工作规范有序、高效运行。
组织严密,覆盖到位。学院构建了党委领导、党支部落实、专兼职师生配合的工作格局。严格学员选拔程序,确保把最优秀的师生吸收进来。同时,注重过程管理,从开班到结业,各个环节精心设计,严格考勤和纪律要求。截止目前,今年已发展党员18人。
多元探索,提升实效。学院坚持将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核心课程,并注重与时事结合、专业结合、与学员思想实际结合。除了党章、党史、党的基本理论等基础内容外,学院打破传统“你讲我听”的单一模式,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画说系列、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主题创作;坚持院长带头讲党课、作报告;组织学员走出校园,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
队伍优化,夯实支撑。学院注重建设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党校教育和管理队伍。除了学院党政领导、专业教师之外,学院还聘请了校内外专家学者、优秀党务工作者,并注重从专业教师中发掘和培养兼职教师,形成育人合力。
二、凝练特色,打造美院辨识度
在规范化的基础上,学院着力塑造美术学院党校的鲜明特色。
一是深挖“艺术+思政”育人元素。通过“绘画作品中的党史”专题党课进行直观教学,发挥经典的时代价值和教育意义。
二是强化“专业+服务”实践导向。学院鼓励学员学以致用,服务社会。截至目前,已经有11名学生参加了“格桑花”赴藏支教(其中一名学生连续参加了两次援藏支教),有2名学生参加了“雪莲花”援疆支教。学院组织学员参与社区墙绘、乡村景观设计等50余次,在服务社会中锤炼党性、提升专业。
三是拓展“阵地+社区”教育空间。学院积极利用“一站式”学生社区,将党校教育延伸到学生生活园区。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开展理论学习沙龙、举办主题艺术作品展等形式,把社区打造成为党建引领、思政育人、学业指导、文化浸润的前沿阵地。
三、审视不足,明确未来奋进方向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学院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
一是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层次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是实践活动缺乏一定专业教师的指导,品牌效应有待提升;
三是师资队伍的教学方法创新和能力培训需要持续深化。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面向未来,美术学院党委将坚持问题导向,努力推动党校建设再上新台阶:
1. 在“深化”上下功夫: 进一步优化党校课程体系,开发更具学科特色和针对性的精品课程,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2. 在“拓展”上求突破: 巩固和拓展一批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打造具有美院标识度的实践育人品牌项目。
3. 在“创新”上见实效: 持续探索“线上+线下”、“理论+艺术+实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学感染力和实效性。
湖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党委将继续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凝心聚力,守正创新,努力将党校建设成为锤炼党性的“大熔炉”、提升能力的“加油站”、立德树人的“新高地”,为培养更多德艺双馨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图片由杨豪良 胡敏授权发布)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