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张掖高台县供电公司:赋能“小面筋”焕发新“筋”彩

国网张掖高台县供电公司:赋能“小面筋”焕发新“筋”彩

来源:鲁网 2025-11-12 14:4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1月10日,清晨的阳光洒在张掖市高台县的街道上,钰兴罗城蒸汽面筋加工坊里弥漫着浓郁的麦香。蔺钰兴夫妻俩正将面筋绷扯在柳条编的罩子上,透明的面筋在电蒸屉的蒸汽中逐渐成型。

“从柴火灶到全电气化,用电让我们的制作效率提升了3倍,现在每天能生产500多斤面筋,通过直播带货发往全国各地的订单越来越多。”妻子寇玉霞一边操作着电揉面机,一边笑着说。这背后,离不开国网张掖高台县供电公司的精准服务与电力支撑。

高台县面筋制作历史悠久,曾是当地人农忙时的“应急口粮”。过去,制作面筋需用柴火灶蒸制,几个人忙活一天才能完成几十斤产量。如今,当地作坊陆续更新设备,电蒸屉、揉面机等现代化工具取代了传统灶台。该公司敏锐捕捉到产业升级需求,实施配变能效提升工程,为城区更换高能效变压器,持续提升供电可靠性,确保面筋加工企业用电无忧。

“以前用柴火蒸面筋,火候难控制,还得时刻盯着添柴。现在用电蒸屉,设定好温度就能自动运行,蒸出来的面筋口感更均匀。”寇玉霞展示着刚出锅的面筋,“我们的礼盒订单从每年几百份增长到上万份,全靠稳定的电力供应。”

随着电商平台的兴起,高台县面筋订单量年均增长40%,用电需求也随之攀升。该公司城关供电所组建“电力管家”服务队,定期上门为30多家面筋加工企业和店铺排查线路隐患。“我们每月至少上门一次,检查设备容量、线路负荷,还会根据生产高峰调整供电方案。”所长李三鹏说道。“有一次凌晨5点,一家作坊的电蒸屉突然故障,我们接到电话后20分钟就赶到现场抢修,处理了故障,确保了当日订单的按时发货。”在电力的支撑下,高台县面筋产业已形成“种植、加工、销售”完整链条,在美食博主的带动下,面筋订单发往全国各地。

从传统小吃到富民产业,高台面筋的蜕变是电力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截至目前,当地面筋产业带动就业500余人,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筋”。

下一步,该公司将继续深化‘一企一策’服务,推动清洁能源替代,让‘绿色电力’为特色产业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夕阳西下,钰兴面筋坊的电蒸屉仍在运转,打包好的面筋礼盒整齐排列。蔺钰兴夫妇看着物流车远去的背影,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电力的护航下,这一根根小小的面筋,正编织着他们美好的未来。(雷玉娟)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