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高级别论坛在COP30"中国角"成功举办

第十三届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高级别论坛在COP30"中国角"成功举办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12 13:2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1月12日电 2025年11月10日,第十三届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高级别论坛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中国角成功举办。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共同主持论坛,"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理事长赵英民出席论坛。

黄润秋指出,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面对个别国家"退群"等干扰因素带来的全球气候治理逆风,加强南南合作对于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全面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具有关键意义。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始终致力于推动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实施"非洲光带""清洁炉灶""早期预警"等旗舰项目,开展低碳示范区建设和能力建设合作,有力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COP30主席安德烈·科雷亚·多拉戈亲自莅临现场,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并肯定了论坛在凝聚全球气候治理共识、推动南南合作落地方面的重要意义。COP30执行主任安娜·托尼、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塞尔温·哈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副执行秘书诺拉·哈姆拉吉、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副执行主任凯蒂·范德海登,以及来自加蓬、乌干达、肯尼亚、埃及、坦桑尼亚、安提瓜和巴布达、尼日利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圭亚那等国高级别代表出席论坛,对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予以高度评价,表示愿与中方一起继续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加强务实合作。

论坛上,中国生态环境部启动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清洁炉灶"旗舰项目,将向全球南方国家援助适配性清洁炉灶及技术支持,减少炊事领域碳排放与污染物排放,助力受援国提升气候应对能力,实现民生改善与绿色低碳发展双重目标。

论坛期间,中国生态环境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签署了关于应对气候变化与儿童的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深化气候领域南南合作,共同推动中国最佳实践向全球南方国家分享,提升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此外,中国生态环境部还与安提瓜和巴布达环境主管部门签署第一批光伏物资援助接收证书。

论坛上,台铃集团总裁姚立正式发布了引领行业绿色转型的"智联电动车绿色低碳测评体系"。

"当前,电动车产业已进入智联化转型的关键阶段,人工智能为产业绿色升级提供了战略机遇。"姚立指出。为此,台铃在权威机构支持下,于2025年启动了"智联电动车绿色低碳测评体系"建设工作。该体系旨在针对电动车的智造、使用、回收三大环节,研制技术标准、构建技术系统、制定评测规则,并依托全域数据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智联电动车人工智能数据服务系统,其根本目标是支持建立绿色低碳、可溯源、可循环、可持续的智联电动车产业全球发展生态。

本次论坛由中国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指导,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共同主办。

【责任编辑:李朋辉】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