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司法服务精准嵌入城市发展脉搏,以更接地气的方式满足群众多元司法需求?长春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依托“阳枫”巡回审判文化融汇项目,通过在新业态聚集区设立巡回审判点,为新时代基层治理创新提供了基层实践样本。近日,朝阳法院在桂林路商圈新业态案件巡回审判点,公开开庭审理一起网约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零距离”旁听庭审,深入了解新业态案件巡回审判点文化建设情况。
本次活动选取了一起具有典型意义、贴近群众生活的新业态案件开展巡回审判。由朝阳法院桂林法庭负责人李和依法独任审理。庭审中,法官精准归纳争议焦点,深入浅出地辨明法律关系,耐心组织双方调解,最终促成当庭和解,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代表委员全程旁听,对庭审流程与纠纷化解效果给予高度评价。
庭审结束后,李和法官向代表委员介绍了在平台经济背景下,朝阳法院党组决定设立新业态案件巡回审判点的初衷,以及此类案件在法律适用方面的重点难点。“随着平台经济蓬勃发展,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备受关注。设立新业态案件巡回审判点,正是朝阳法院立足辖区实际,在商业街区、新兴行业密集区域设置司法服务前哨的创新举措。”通过“巡回审判+示范调解+普法宣传”模式,为新业态发展提供专业、精准、常态的司法服务,这也是朝阳法院践行“如我在诉”理念,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具体实践。
在审判点外的宣传区,李和法官向代表委员介绍了新业态案件特征与诉讼流程,围绕新业态案件巡回审判点文化建设成效,重点讲解了朝阳法院“持衡”文化品牌、“阳枫”巡回审判文化融汇项目、“明法”移动课堂等特色工作。代表委员们认真听取介绍并积极互动,对朝阳法院的创新做法给予高度评价:“将司法服务嵌入商圈、融入基层治理的做法具有示范意义,为法院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点赞。”
自户外宣传栏设立以来,新业态案件巡回审判点的文化建设凭借其商圈区位、亲民设计和鲜活内容,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关注。此次活动期间,李和法官的讲解引来不少行人聆听,更有市民在法治宣传栏前拍照“打卡”。这条融入城市商圈的“法治风景线”,已成为市民了解法院工作、感知法治文化的重要窗口。
未来,朝阳法院将持续深化新业态案件巡回审判点建设,坚持“持衡守善、明法求是”工作理念,将法治文化深度融入基层司法实践,推动巡回审判从工作模式向文化浸润转型,不断织密司法服务网络,以便民服务“小切口”做实基层治理“大文章”,为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区域发展大局注入更强劲的司法动能。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