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五峰:深植基层土壤,淬炼青春创新力量

湖北五峰:深植基层土壤,淬炼青春创新力量

来源:鲁网 2025-11-11 16:0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青山绿水间,一场关于青春与创新的生动实践正在基层的沃土中深深扎根。这里,一群年轻人将智慧与汗水挥洒在工场田间,他们以问题为引,以需求为纲,在解决实际困难的淬炼中,让创新的种子破土而出。

(小组成员进行试验测试)

工场田间的淬炼,论文写在大地上

“实验数据完美,但一进发酵工厂,烟叶粘连的问题立刻就现形了——这才是真战场!”烟叶技术员小王在“雪茄烟叶发酵抖把装置”的测试中遇到了瓶颈。

面对这一从生产一线发现的核心问题,“山鹰”QC小组启动了一套系统的攻关流程。他们确立了“问题导向、数据说话”的原则,将研发阵地前移至车间和田间,建立“动态问题清单”管理机制,与工场田间的工人一同工作,确保每一个发现的问题都被跟踪、验证直至解决。

这场扎根于现场的淬炼,最终结出了丰硕的果实。“雪茄烟叶发酵抖把装置”这一创新不仅精准解决了烟叶粘连问题,更将叶茎折断率显著降低,大幅提升了雪茄烟叶的原料完好率。小王从掌握理论知识的毕业生到能够独立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骨干的蜕变,同时助力小组斩获了一项行业级荣誉,让创新的论文真正写在了工场的大地上。

(小组成员对装置进行检查)

需求导向的扎根,汗水浇灌出温度

“为什么你们要执着于研制一台烟叶晾制升降机?”面对提问,从事烟叶生产工作二十年的覃师傅解释道:“在传统晾制环节,人工攀高作业有很高的风险。这不仅是效率问题,更是沉甸甸的安全问题。”

QC小组通过建立“痛点清单”立项机制,所有项目必须源自烟农和一线员工提交的真实需求,确保创新不悬空。设置“田间验证”这一硬性考核指标,使得成果必须能经受住实践的反复检验。引入“用户评价”,在成果验收时,邀请烟农和一线员工作为评委进行投票,让创新的价值由服务对象来定义。

汗水浇灌出的技术,带着人性的温度。最终定型的烟叶晾制升降机在验收时,一位老烟农摸着遥控器,激动地说:“以后再也不怕爬高上低了,这机器帮了我们!”这项“有温度的技术”将青年的智慧与汗水,融入了乡村振兴的田野之中。

体系化传承与创新,薪火在机制中发展

在五峰县局创新工作室的墙上,悬挂着一幅特殊的《QC攻关地图》。它不像普通的地图,上面没有山川河流,取而代之的是按入职年份标注的成员技能矩阵、被拆解为模块的历年获奖项目成果,这是新成员“入组第一课”的教材,也是“山鹰”精神与集体智慧得以传承的密码。

“山鹰”通过《攻关地图》,将隐性知识显性化,让新人能“按图索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起跳。同时,严格执行“双师制度”,为每位创新成员配备技术导师和业务导师,从技能、岗位三个维度进行全方位辅导。推行“反向授课”,鼓励年轻成员将外界的新知识、新技术带回小组,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这套体系推动“山鹰”成为能够自我造血、持续进化的创新平台。如今,他们正将发酵加湿装置的技术积淀,拓展至粮烟融合的新战场,让创新的基因跨越产业边界。

从解决具体难题的“小切口”入手,到构建起一套自我造血、薪火相传的创新体系,五峰的“山鹰”们用实际行动证明,最富生命力的创新,源于脚下坚实的土地和心中真切的需求。他们不仅将论文写在了大地上,更将青春的动能注入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的脉搏之中。(覃文翰)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