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脉动,钢铁轨迹链接欧亚繁荣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11 16:36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1-11 16:3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内蒙古二连浩特铁路口岸,一列满载汽车配件和日用百货的中欧班列鸣笛启程,驶向俄罗斯。这标志着今年中欧班列中通道通行量突破3000列,较去年提前39天,展现了中国与世界的深度交融。自2013年首列中欧班列通行以来,这条“钢铁驼队”不仅打通了亚欧大陆的经济动脉,更架起了连接世界的重要桥梁。如今,中欧班列已成为推动全球供应链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

中欧班列连接世界,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作为连接中国与欧洲及沿线国家的重要纽带,中欧班列构建了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陆上贸易大通道。这条通道不仅缩短了中国与欧洲的时空距离,更让沿线国家和地区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互利共赢的经济共同体。从数据来看,中欧班列的运行效率和规模都在持续提升。以二连浩特铁路口岸为例,今年前9个月就通行中欧班列2909列,运送货物374.90万吨、33.06万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11.2%、14.4%、10.5%。这些数字背后,是中欧班列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中欧班列以其独特优势,成为保障全球供应链稳定的重要力量。

中欧班列释放活力,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中欧班列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深入发展。从国内看,中欧班列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以二连浩特铁路口岸为例,作为中欧班列中通道的唯一进出境口岸,它不仅服务于内蒙古自治区,更辐射全国大部分中欧班列首发城市。这种辐射效应,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从国际看,中欧班列正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这种广泛的覆盖范围,为沿线国家提供了新的贸易通道和发展机遇。通过中欧班列,不仅促进了贸易增长,更推动了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深入发展。

中欧班列激发创新潜能,彰显推动合作决心。近年来,中欧班列在智能化、绿色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全球物流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数字口岸”系统的广泛应用,实现了通关流程的无纸化、智能化。通过这一系统,企业可以在线完成通关手续,大大提高了通关效率。这种数字化转型,不仅提升了中欧班列的运营效率,更推动了整个物流行业的智能化发展。通过优化运输组织,中欧班列正在为全球物流的绿色转型贡献中国智慧。

中欧班列的发展历程,是中国与世界深度交融的生动写照。它不仅是一条经济走廊,更是一条文明之路、友谊之路。展望未来,中欧班列将继续奔跑在推动全球发展的道路上,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列"钢铁驼队",正以其独特的方式,书写着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的壮丽篇章。(图片由陈曦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