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载重阳暖桑榆 志愿深情护晚晴

八载重阳暖桑榆 志愿深情护晚晴

来源:鲁网 2025-11-11 11:2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清晨阳光穿透梧桐叶隙,洒在渌口区漂沙井敬老院的石板路上,老人们扶着栏杆翘首张望——那抹熟悉的“志愿红”如期而至。这是株洲市渌口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连续第八年重阳节走进这里,四支服务小队带着关怀与敬意,将秋日暖意融入每个细节,为老人们的晚年添上温情一笔。

妙笔绘心:袋上点染 秋意满纸

(志愿者周璐与敬老院老奶奶一起作画)

在敬老院活动室里,“巧手绘秋”组的“保鲜袋拓印画”趣味开场。志愿者们备好各色颜料、透明保鲜袋、洁白画纸,还有色彩鲜艳的扭扭棒与双面胶,一场专为老人们设计的创意秋景画活动热闹开启。

“张桂兰奶奶,您试试用手指蘸点橙黄色,在保鲜袋上轻轻点点按按,这就是秋日银杏叶的颜色呀!”志愿者周璐握着76岁张奶奶的手,示范着简单有趣的操作。

张奶奶小心翼翼蘸取颜料,在保鲜袋上落下几个不规则的圆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这手抖得厉害,点得乱七八糟的。”周璐立刻笑着鼓励:“奶奶您看,这些圆点错落着多好看,像银杏叶落在袋子上,等下按压在纸上更精彩!”

旁边的王福生爷爷兴致勃勃,用红、黄两色颜料交替点按,还特意在边缘多按了几下:“我这要画秋日枫林,红的黄的掺着才好看!”

活动室里欢声笑语不断,指尖的颜料点点按按间,不仅拓印出秋日盛景,更传递着陪伴的温暖,每张画作都藏着老人们的巧思。

暖心相伴:衣衫添暖 情系桑榆

(志愿者江骞为老人挑选合身的衣物)

来到衣物捐赠区前,早已被叠放整齐的衣物堆成了小山——这是渌口区局(分公司)提前向全体员工发起“暖衣护桑榆”号召后,大家精心整理捐赠的300余件爱心衣物,从羽绒厚外套、呢子大衣、保暖毛衣到轻便衬衫,叠放得整整齐齐。

志愿者江骞留意到王福生爷爷比较高大,特意精心找出适合他尺码的大衣为他试穿:“这衣服大小,正合您身,也比较保暖。”王爷爷兴高采烈地穿上专属棉袄,满意地说:“大小合身,比我自己买的还合心意!”

敬老院李启甜院长看到老人们开心试穿衣物,也不禁感叹:“衣物按尺码、季节分类,洗得干净齐全,老人们欢喜,还是你们周到暖心!”

随后,志愿者们将老人挑选好的衣物送到行动不便的老人房间,细心帮老人们整理收纳,打扫房间。边整理边跟老人们闲聊解闷。

91岁的李振华爷爷讲述着年轻时的工作往事,志愿者耐心倾听、不时追问,让老人们在细致关怀中告别孤单,感受亲人般的温暖。

羹甜情浓:烟火煨暖 心意绵长

(志愿者邹泽宇为白内障老人送银耳莲子羹)

后勤服务组的志愿者端着保温箱穿梭,将热气腾腾的银耳莲子羹送到每个老人们手中。这碗羹汤熬得软糯黏稠,是志愿者清晨六点便开始熬制的心意。68岁的吴玉珍奶奶抿了一口,眼睛一亮:“甜度刚好,牙口不好也能吃,太合心意了!”

志愿者邹泽宇心系患有白内障的孙澜芳奶奶,专门给她送去莲子羹,静静地蹲在她身边,细心擦去碗沿水渍:“喜欢就多喝点,不够再盛。”孙奶奶眼眶泛红:“闺女远在外地,你们比亲人还贴心!”

志愿者们一边盛羹汤,一边闲话家常,给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喂饭,叮嘱消化弱的老人少吃多餐。瓷碗轻响、赞叹声与问候声交织,在秋日阳光里酿成最暖心的陪伴。

夕阳西下,老人们攥着手里画的“秋天”送别志愿者,反复念叨“明年再来”。

八年时光,渌口区局(分公司)的“敬老情”从简单物资捐赠、上门帮扶,升级为创意绘画、衣物捐赠、暖心羹汤、温情陪护于一体的全方位关怀。这份坚持无关轰轰烈烈,只为年复一年的默默守护,当“志愿红”与“夕阳红”相遇,温暖便有了具体模样,这份初心与坚守,还将在未来继续书写。(周璐)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