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推进岗位“云讲述”活动以来,第一采油厂第十作业区采油维修班立足维修保障核心职能,紧扣“弘扬严实作风、赋能生产攻坚”主线,将“云讲述”与设备维保、技能提升、安全生产、创新创效等生产工作深度融合,以“讲”明责、以“述”促干,有效激发班组凝聚力、战斗力,为作业区原油稳产、设备高效运行提供坚实支撑。
锚定生产痛点,“云讲述”找准发力点
“维修工作直面‘设备杂、故障多、技术高、风险大’四大挑战,‘云讲述’不能空对空,必须盯着问题讲、跟着生产走。”采油维修班党支部在活动启动时就明确了核心方向。围绕岗位实际,班组将“云讲述”聚焦三大核心。
讲职责,让岗位标准“看得见”。机采维修岗员工拆解“抽油机井更换部件全流程”,从维修前风险辨识到维修后效果验证,把“一次维修达标”的要求具象化;数字化运维岗员工以“数字化设备调试步骤”为主题,用镜头记录每一个关键操作节点,让新员工快速掌握岗位核心技能。
讲难题,让攻坚经验“传得开”。针对“高套压井井口维修安全管控”“冬季输油管线冻堵处置”等生产“硬骨头”,班组成员以案例复盘形式分享攻关过程。此前处理输油泵异响故障后,维修骨干迅速录制《输油泵轴承异响诊断与更换》视频,详细讲解“听声辨故障、断电验部件、精准换配件”的实操技巧,为同类问题处置提供了“活教材”。
讲创新,让创效成果“用得上”。面对“抽油机电动机顶丝丝扣外漏锈蚀调整难”的问题,技术小组通过材质改进、结构优化成功破解难题后,以《电机顶丝装置革新:一年节省维修费万余元》为题开展“云讲述”,既展现了小改造的大价值,更点燃了全员创新热情。
紧扣“三个结合”,“云讲述”跑出实效加速度
“不搞形式、务求实效”,是采油维修班开展“云讲述”的基本原则。班组将“云讲述”与技能提升、安全生产、生产攻坚深度绑定,形成“讲述—实践—提升”的闭环,让“云”端声音真正转化为岗位行动。
与技能传承结合,破解“新老断层”难题。针对新员工技术基础薄弱的问题,技师们率先“开讲”:《井口闸门维修安全操作要点》梳理工具选用技巧,《数字化设备调试流程》总结故障诊断口诀,技能传承类视频构建起“线上师徒课堂”;新员工则以《跟着师傅学维修:我的故障处置成长记》为题,分享从“不会修”到“独立修”的蜕变。开展“讲述+实操”培训,新员工独立完成维修任务合格率从75%跃升至90%,技术断层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与安全生产结合,织密“安全防护网”。“维修输油泵前,必须关闭进出口阀门并泄压!”“气割作业时,周边易燃物一定要清理干净!”在每日班前会上,“1分钟安全讲述”已成固定环节,员工轮流预判当日任务风险点;针对高处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等高危场景,《我的一次安全警示》等真实案例讲述,让“违章危害”“规程重要性”深入人心。通过“案例警示+风险预判”模式,班组实现维修作业“零违章、零事故”,风险隐患识别率大幅提升。
与生产攻坚结合,扛起“稳产保障旗”。在作业区“夺油上产”“数字化改造”关键时期,“云讲述”成为攻坚“传声筒”。面对个别采油班油水井数据可用率低的问题,运维小组每日讲述“现场进展、技术难题、解决方案”:《24小时恢复水井流量计数据传输》记录自主排查的艰辛,《3天完成油井功图数据调试》展现技术突破的喜悦。通过“讲述复盘”及时调整策略,最终两个班组的油水井在线率、上线率、数据可用率均提升至95%以上,为原油稳产筑牢设备根基。
聚力赋能显成效,“云讲述”激活班组新动能
如今的采油维修班,“云讲述”已成为推动工作的“金钥匙”,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
责任意识更“强”。从“要我修”到“我要修好”,班组成员通过讲述《我的维修承诺:让每台设备都“健康运行”》,主动延长巡检时间。今年以来,累计发现并提前处置设备隐患近30余处,设备故障率同比下降近10%,维修一次合格率提升近10个百分点。
创新活力更“足”。“小改造、小发明、小创新”在班组蔚然成风,《抽油机变频柜过热防尘改进》《高压令克杆连接优化》等讲述案例,让“创新有方向、创效有路径”。班组提出的技术革新建议在作业区推广应用,累计提高油井时率5000余小时,年多产原油百余吨,创效超万元。
团队合力更“紧”。“各干各的”壁垒被打破,应急处置中,班组成员结合“云讲述”分享的流程,转油站管线位移处置较以往缩短40分钟;技能比武前,成员共享“快速接线技巧”,2人在厂级竞赛中斩获个人第三名,展现出强韧的协作力。
“下一步,我们还要让‘云讲述’跟上智能化维修的新需求!”谈及未来,采油维修班的员工们充满期待。他们计划建立“讲述成果转化清单”,推动经验变标准;加强跨班组交流,让维修保障经验惠及更多岗位,以“云”为媒,持续夯实战斗力,为第一采油厂“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贡献更多维修力量。
(通讯员: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第十作业区采油维修班 杨玉秀)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