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我家书桌上摆放着一个漂亮的高铁模型玩具。那是在荆州工作的爸爸给我捎回来的。它洁白无暇,装上电池就可以飞快地奔跑,还能发出响亮的汽笛声。
妈妈说:“高铁不仅仅是交通工具,它承载着很多人对家乡的情怀。”每当我想爸爸的时候,我就会把高铁模型拿出来,希望爸爸能坐上高铁回家来陪我,也是从那时起,我时刻都盼望着能真正坐上高铁去旅行。
渴盼,梦想起航
2018年暑假,这是一个开心又兴奋的日子。
爸爸妈妈答应带我去旅行,我终于有机会去体验梦寐以求的高铁了。那一年,我刚好8岁。
来到荆州高铁站,坐在开往北京的列车上,没有拥挤,没有嘈杂。最让人惊讶的是它的平稳,没有绿皮火车式的轰隆隆的铁轨声,没有节奏鲜明的摇晃,像水面借风而行的船只,轻划过碧湖,了去无痕。在这平稳中,我看向窗外,或绿或黄的草木连缀成一条长长的线,天色更明朗,浸透的蓝,倒让人真如湖面游荡,和缓惬意。扶着窗,我慢慢沉入了梦乡。
梦中,一只白羽红翎的巨鸟带我驰骋。我坐在快速、舒适、干净、整齐的动车里,列车正向老家(荆门)风驰电掣而去。我梦见了荆门高铁站。大厅里,一个巨大的显示屏,上面滚动着所有列车的信息。来到荆门高铁站的检票口,我体验着手里的车票被闸机吞进去又吐出来的感觉。来到站台,一列高速列车呼啸而来。列车的车门停稳打开。车厢内有人在读书,有人在看手机,各人做着自己的事情,有着图书馆般的安宁感。
一睁眼,胸中激荡的情绪逐渐平复,我却梦似的迷蒙了。
我心情澎湃,心想:要是我的家乡通高铁,那将多好啊!于是,我情不自禁地问起了母亲:“妈妈,我们的家乡什么时候修高铁站?什么时候通高铁?”
“快了。”母亲满怀希望地说道。
从此,能在家乡坐上高铁去旅游的种子便在我心中生根了。
筑路,更是逐梦
2020年9月16日,这是一个喜悦又欣慰的日子。
荆门---我的家乡要通高铁了;荆门---我的家乡要修高铁站了。那一刻,我知道:能在家乡坐上高铁去旅游的种子发芽了。
妈妈第一时间给荆州的爸爸打了电话,告知这一好消息。定居外省的舅舅、堂哥、叔叔以及远嫁的姐姐的电话一波接一波地打。甭提,我们多高兴!高铁通车后,家不再遥远,回家的路天涯变咫尺。亲戚之间曾因路途遥远而逐渐淡漠的亲情又回归了。
筑路之程,亦是逐梦之旅。
2024年4月全线铺轨完成,7月进入静态验收阶段。9月4日,荆荆高铁启动联调联试。9月24日下午,荆门市委书记胡亚波一行深入高铁建设一线,为高铁开通运行创造良好条件。荆门至荆州之间的通行时间将只需20分钟左右。在这短短运行时间背后,是许许多多建设者的辛勤劳作,也是一个时代蓬勃进取的烙印。
日月轮转,雪霁春来。在家乡与高铁相约的愿望没有半分褪色。
梦圆,再启征程
2024年12月8日,这是一个狂喜又畅快的日子。
近255万荆门人期盼了多年的高铁,终于开到了家门口。荆门人乘上高铁,去追寻自己的诗和远方。
四通八达的网状线包裹着人们的心,弥补了思念的缺口。一张小小的车票,一列长长的列车,一个温暖的座位,短则一两个小时,就可见到远方的人。在外的学子能更方便地回家看望思念的亲人,异乡打拼的人们也能吃上家里氤氲着热气的饭菜。
高铁将我们从远方带出,回到故土,还能将我们送去那个心之所向的远方。坐在高铁上,人们的寒暄交流变成了悦耳的音乐;乘务人员的贴心问候,也让我们倍感温暖;车上的风味小吃则满足了我们对味蕾的需求。飞速行驶的车身像箭一般,飞向我心中的彼岸。千里之距仿若缩地而行,搭载着多少游子的归心似箭。
如今,高铁已开通了,高铁已成为荆门人出行的一部分。有了高铁,我更喜欢和游客们介绍荆门。乘着高铁游荆门,游客可以探寻历史的奥秘,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奔赴一场休闲之旅。我会邀请游客坐高铁去欣赏漳河风景的美;去感受城市泡汤的趣;去体验“绿林好汉”的义。让更多的外地朋友,来这里品尝荆楚菜的美味,饱览人文古迹,体会荆门人的热情。
入了秋又紧跟着寒冬了。我们在明秀的荆门,和高铁约会。筑梦高铁,让儿时的祈愿在祖国大地绽放绚丽之花!圆梦荆门,让游客乘坐高铁感受“南船北马、九省通衢”荆门的繁华盛景。
推荐语:
本文笔触细腻,从“盼望能坐上高铁”到“梦想家乡通高铁”以及到“家乡真正通高铁”,巧妙串联起整个故事,展现出小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本文的写法颇具特色。首先,由“高铁模型玩具”引出主题。接着,采用小标题“渴盼,梦想起航”、“筑路,更是逐梦”和“梦圆,再启征程”,按照时间顺序,叙述“荆门全线铺轨完成”到“市委书记一行调研高铁建设一线”等事件。文章环环相扣,呈现出每个有梦想的青少年都会有的思索----筑梦高铁,圆梦荆门。
(作者:罗熙雯 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磷矿初级中学九(三)班学生)
(指导教师:张兴春 李红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