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普法办组织开展了2024-2025年全省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创新创先普法工作项目评选活动。经评选,广东省江门市烟草专卖局“法护乡村 普惠万家”普法项目获评广东省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优秀普法工作项目。
近年来,广东省江门市烟草专卖局认真贯彻落实地方党委、政府以及行业“八五”普法规划,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围绕“崇法尚德、秉正笃行”的精神内核,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以“四维创作”法推进“法护乡村 普惠万家”普法项目,赋能“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工笔勾勒,筑牢普法根基的“骨架”。以精细统筹为笔,构建纵横联动的组织体系,为普法工作搭建“四梁八柱”。
纵向组建专业化普法宣讲团。从市县两级烟草部门精心选拔兼具法律专业背景、业务能力与本土文化积淀的骨干,组建专业化普法宣讲团。“普法画师”既熟悉法条细则,又通晓乡音民俗,能将生硬的法律条文转化为村民听得懂的“家常话”,让法治语言真正接上“地气”。
横向建立常态化普法合作机制。积极与乡镇政府、村委会、当地普法办等建立常态化普法合作机制,共同培育乡村“法律明白人”队伍,通过系统培训让村干部、致富带头人成为普法“二传手”。结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节点,在农贸市场设点解答消费维权疑问,在村头广场举办宪法知识有奖问答,让普法场景融入村民日常生活。2024年以来,已累计组织1000余人次参与普法,开展100余场专题活动,为后续普法“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水彩晕染,浸润文化肌理的“气韵”。以文化融合为墨,将法治理念融入乡土风情,让普法如春雨般渗透民心。
打造“指尖学法”矩阵。依托“粤小叶”普法IP,借助“20同话”平台开设乡村普法直播间,邀请法律专家、业务骨干在线解读与村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村民通过手机即可实时互动咨询;在企业微信推出“普法宣传”专栏,年服务群众超5万人次。
推出“一县一特色”普法活动。以“江门侨都”文化为底色,推出“一县一特色”普法活动。台山“狂飙”打卡点里,法治剧情与影视场景相映;恩平歇马村戏台前,普法戏剧与非遗表演同台;新会司前镇游园中,法治问答与民俗游戏相融。“文化搭台、法治唱戏”的模式,让普法从单向灌输变为文化浸润,实现了“普法+文化”的双重赋能,使法治理念如春雨般渗透乡村肌理。
写意挥洒,厚植法治沃土的“意境”。以柔性实践为法,将普法融入执法与服务,让法治精神自然生长。
执法中普法。在专卖行政执法中,推行“说理式执法”,将普法贯穿于乡镇市场检查、行政处罚全过程。执法人员查处违法经营时,不仅指出违法事实、说明处罚依据,更耐心讲解相关法律条款,分析违法后果,引导当事人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
服务中传法。在零售户店内设置“学法驿站”,定期开展“法治沙龙”分享会,邀请法律顾问用案例讲解法规,年举办活动70余场。
基层中送法。聚焦偏远镇村和特殊群体,驻村帮扶点恩平市圣堂镇歇马村第一书记带领宣讲团,利用圩日、乡村集市、榕树头聚会等时机,用地方方言开展“送法进农户”“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活动,将法治触角延伸到“最后一米”。
丹青点睛,守护成长未来的“亮色”。以多方联动为彩,聚焦未成年人保护,为法治乡村添上温暖一笔。
联合人民法院、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教育局四部门,构建“政府支持、部门推动、学校村居配合”的协同治理体系,开展“守护成长”行动。
攻克难点。坚持线上线下联动,清理校园周边违规售烟点、取缔无证经营场所,整治网上涉烟广告,集中查处向未成年人售烟案件,形成有力震慑。
突出重点。加强中小学生教育,通过“法治进校园”用动画讲解电子烟危害,增强其抵制能力;强化售烟网点宣传,督促经营者设置警示标志、核验身份证件,自觉拒绝未成年人购烟。
打造亮点。开展“守护成长无烟青春”送法进校园系列活动,联合教育局、禁毒办等部门,通过危害实验演示、互动问答等形式,强化法治观念和守法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保护未成年人的法治共识,成为普法画卷中最动人的“点睛之笔”。
成效全景,从“纸上画”到“实景图”。从“单向灌输”到“法润万家”。村民法治意识显著提升,“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成为常态,法治获得感持续增强。
从“纸上的法”到“行走的法”。“粤小叶”IP深入人心,开发普法课程10门、制作短视频8部,派发漫画手册和宣传单张各5万余册,“直播普法”“法治驿站”等形式让法治知识真正走到群众身边,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从“一人独唱”到“多员合唱”。政企联动、部门协同格局全面形成,乡村零售户守法经营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的较高水平,乡村法治氛围日益浓厚。以上成效印证了“法护乡村 普惠万家”普法项目的实践价值,真正实现了“普法宣传进乡村、法治护航助振兴”的初心使命。
下一步,广东省江门市烟草专卖局将紧紧围绕“八五”普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着眼普法工作的重点、热点、难点,开发更多创新性普法项目,树立法治宣传教育典范,为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陈彬、陈丽姿)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