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7日,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苏州理工学院在“一站式”学生社区“东渡社区”成功举办“秋收冬藏・心聚中华”民族同心・心灵成长工作坊,活动由商学院辅导员杨嘉元老师主持。该活动兼具双重重要属性:既是江苏科技大学2025年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精品项目的系列活动,也是202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的关键实践环节。活动以“五育融合”为框架,深度融入红色文化元素,创新构建“红色文化+心理+思政”三位一体育人模式,为高校促进各民族学生情感交融、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提供了鲜活样本。
活动精心设计“相遇的落叶”“故事中的力量”“我的能量图腾”“同心树洞”四大沉浸式环节,将红色基因传承与民族文化交流、跨民族心理联结深度结合。“相遇的落叶”环节中,不同民族的学生手持写有自己名字、绘有专属心情的落叶相互传递,指尖的触碰伴随着情绪的流动,让各民族学子在无声的互动中感知彼此的心境,悄然拉近心理距离。“故事中的力量”环节成为情感共鸣的焦点:来自苏理工2025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壮族学生陆晓萌分享瓦氏夫人领兵抗倭的英勇事迹时动情表示,“各民族并肩作战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深厚根基,更是红色精神的源头活水”;来自苏理工2025级物流管理专业的锡伯族学生刘芊汝讲述族人西迁戍边、守护边疆的壮阔史诗时感慨,“跨越万里的坚守与革命年代的红色传承一脉相承,团结奋斗是永远不变的精神密码”。真挚的分享引发全场共鸣,让红色精神、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在交流中深入人心。
在“能量图腾”创作与“同心树洞”分享环节,学生们紧扣“秋收冬藏”主题,将壮族铜鼓、锡伯族箭术等民族元素,与红船、五角星、长征路线等红色符号相结合,融入秋日收获的感悟与冬日蓄力的期许,精心绘制“心灵成长记录卡”。大家在作品中既寄托对革命先辈的敬意,也封存了传承红色基因、共筑团结之基的心愿,更将秋日的沉淀与冬日的暖阳转化为心灵正能量,在艺术表达中缓解季节性情绪困扰,凝聚起向阳生长的内在动力。“同心树洞”里,同学们互相分享秋冬时节的成长困惑与暖心瞬间,用跨民族的真诚鼓励搭建起温暖的心理支撑,构建起跨民族的积极心理支持网络。活动现场还设置红色文化角,陈列《红星照耀中国》等经典读物与红色主题文创,让师生在互动体验中感受红色文化的时代魅力,进一步汲取奋进力量。
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苏州理工学院的“一站式”学生社区“东渡社区”作为活动举办地,充分发挥贴近学生、服务学生的阵地优势,将红色育人场景融入社区生活,让育人更具温度与实效。项目负责人、心理辅导员杨嘉元表示,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四位一体”红色文化品牌建设,把红色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探索更多融红色铸魂、心理赋能、文化浸润、思政引领于一体的育人实践。
据悉,活动吸引173名学生报名,7名教师与40名学生现场参与。后续学校将持续推进系列主题教育,让红色基因与团结精神融入学生成长全过程,助力青年学子在心灵成长中厚植家国情怀,在民族团结中勇担时代使命,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本活动为江苏科技大学2025年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项目批准号:25SZJP02)系列活动之一。(作者:杨嘉元)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