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韶关南雄市乌迳镇鱼塘村现代化烤烟房基地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参观者。来自全省各地的农业农村系统分管负责同志及业务骨干齐聚于此,在全省落实“四个一批”要求扎实推进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训班的现场教学环节中,实地感受乡村振兴实践成果。
乌迳镇鱼塘村烤烟及光伏基地一瞥(杨皓晴 摄)
“这片光伏板下藏着‘阳光财富’,烤房里孕育着‘金色希望’,正是‘四个一批’政策落地见效的生动写照。”在基地解说员的引导下,学员们先后参观了50间现代化烤烟房及屋顶光伏项目,详细询问项目建设运营细节。作为此次培训班5个现场教学点中 “帮扶产业发展巩固一批”的典型代表,鱼塘村烤烟基地的“烤烟+光伏”融合发展模式引发广泛热议。
产业筑基:从“单一种植”到“循环发展”
鱼塘村曾因产业薄弱,2020年村集体收入仅2万元。2021年以来,广东中烟以“产业振兴”为核心精准发力。针对当地烟叶种植基础,建成占地17 亩的基地,配备5间电烤房与45间生物颗粒烤房,配套建设分拣、仓储等基础设施。
据基地负责人温伟灵介绍,通过技术升级,不仅破解了传统模式烤烟成本高、品质不稳定的难题,更创造了30余个稳定就业岗位,村集体每年增收10万元。2024年,广东中烟利用烤房屋顶建成 831.41KWp光伏电站,实现“板上发电、板下烘烤”的立体发展模式,年发电量超80万度,为村集体新增收益30余万元。
政策落地:“四个一批”理念的生动实践
广东中烟驻鱼塘村第一书记刘国梁表示:“我们以烤烟基地巩固传统优势产业,用光伏项目提升资产效益,正是对‘巩固一批、提升一批’政策的具体落实。”这种“产业+新能源”的组合模式,不仅让帮扶资产持续保值增效,更构建起“短期见效+长期收益”的良性循环。
驻村第一书记刘国梁(右)向培训班学员介绍情况(杨皓晴 摄)
在现场教学交流中,省农业农村厅帮扶处相关负责人指出,鱼塘村项目实现了“三个突破”:突破单一产业瓶颈,形成多元增收格局;突破资产闲置困境,实现空间高效利用;突破输血式帮扶,构建造血式体系。
2024年鱼塘村集体收入已达20余万元,2025年预计突破55万元,成为国企践行乡村振兴使命的标杆。
“看到光伏电表不断跳动的数字,村民参与村务的热情更高了。”鱼塘村党支部书记高国亮感慨道。产业发展带来的不仅是收入增长,更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广东中烟供稿)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