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梦想:进博会上的"非"凡工匠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兵器工业集团奥信公司展区,几张非洲面孔格外引人注目。

最初的梦想:进博会上的"非"凡工匠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06 16:3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1月6日电(记者 赵磊)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兵器工业集团奥信公司展区,几张非洲面孔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是来自奥信公司中刚开发的刚果(金)籍员工,平静的外表下,涌动着炙热的心与曾经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

2018年,一个名叫MUJING NAWEJ CRISTIAN(Chris)的年轻人,偶然看到中刚开发公司正在招聘属地员工,怀揣着对中国的向往他来到了中刚开发公司应聘。问及为什么想要来应聘,他说:因为我相信中国人会带给我们更好的生活,希望有一天我能有机会去中国看看!

事实上,怀揣同样梦想的不止他一人,随着中资企业在刚果(金)的发展壮大,当地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社区共建不断改善当地人民生活,憧憬与向往中国的人也日益增加。"想去中国"早就成为了大家心中的一个梦想。

2023年,"非"凡工匠——奥信公司中刚开发属地员工职业技能等级培训项目的成功启动,为梦想实现搭建起一座桥梁。"非"凡工匠项目旨在把中国成熟的技能培养和职业等级体系标准引入属地,系统性提升刚果(金)矿业服务行业从业青年的职业能力。自2023年以来,本项目已成功举办三年,每年项目开展周期为3个月,由中刚开发公司与木松浦社区、卡贡维社区、利卡西大学共同举办。项目覆盖木松浦社区、卡贡维社区有意向从事民爆及矿业服务行业的青年。通过参观考察、实操培训、师徒结对辅导等,帮助青年了解民爆及矿业服务企业的基本生产模式,并选拔优秀青年系统学习通用知识,掌握核心技能并明确职业发展方向。项目每年培训当地青年约40人,累计培养百余名成熟技能人才。

2025年是"非"凡工匠的第三期,在总结经验同时,结合班组文化建设,由属地班组长推选工作态度积极、能力提升快的青年员工参与。主要内容包括通用知识学习、师徒结对辅导、现场实操培训、技能比赛及赴中国工厂参观学习等,通过阶段性考核确保培训效果。年度项目结束后,公司将对近三年参与过该项目的属地员工进行整体追踪评估学习成效和发展情况,为后续人才培养提供依据。同时,依托当地社会资源,今年还将在当地合作兴办专业化技工学校,设置矿业服务、机加维修等通用技能以及汉语课程,将培训范围扩大到属市区级别,提升当地青年的专业技能,为刚果(金)发展储备更多高素质人才,促进两国技术交流与合作,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刚矿业合作可持续发展。

11月5日,以Chris为首的"非"凡工匠优秀学员代表跨越万里从非洲刚果(金)来到了中国上海进博会现场,在结束进博会行程之后,他们还将有机会前往深圳、北京参观中国名胜古迹与先进的民爆生产工艺。Chris激动地表示:"感谢奥信、感谢中刚开发为创造了这么好的就业机会,感谢"非"凡工匠项目让我们有机会来到中国。能来中国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我很想知道中国人是怎么样用双手在几十年内建设了这样一个富强的国家。回到刚果"金"以后,我会把在进博会上的所见所闻带回去,并且我要向所有人说:一定要坚持最初的梦想,相信最想去的地方终将抵达!"

【责任编辑:何思】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