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党群阵地让幸福“开门可及”

“家门口”的党群阵地让幸福“开门可及”

来源:鲁网 2025-11-06 12:2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佳木斯市郊区在党群服务中心的基础建设上按下“快捷键”,针对部分党群服务中心面积狭小、设施老旧,群众“无场所办事、场所难办事”等突出问题,深入实施党群服务中心提档赋能攻坚行动,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统筹资源优势、强化阵地服务、凝聚治理合力等举措,让党群服务中心成为“大门常开、活动常办、服务常在、群众常来”的“温馨之家”。目前,已有36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实现“升级”。

党建引领 形成链式布局

党群服务中心是近距离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承载着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因此,党群服务中心不仅要把“面子”做好,更要把“里子”做实,在充分发挥功能作用上下足功夫。

为此,区级通过“示范引领”,制定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标准清单,深入指导查摆场所面积不达标、服务功能不完善等问题32件,采取新改扩建、购买租赁、资源共享等方式,为党群服务中心扩容提质,确保全区党群服务中心面积全部达标。街道侧重“资源整合”,整合各条线、各领域、所属辖区单位资源优势,引导驻区单位、社会组织、在职党员积极参与社区治理,鼓励在职党员主动认领服务项目、参与社区服务。实行“居民点单、网格下单、党员接单”服务模式,有序推动1800余名在职党员下沉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拉近了社区党组织与居民的距离。社区强化“一社一品”,通过党建、文化特色和人文互动等要素融合,以亮点提升水平和档次,选准优势项目,着力打造特色服务。近年来,郊区先后培育“颐养北焦化”“惠民七彩”“鱼水荣军”等36个各具特色的党建品牌,逐步推动区、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形成三级链式布局,不断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

英俊街道英俊社区开展“巧手制灯笼 团圆话重阳”活动

问需于民 强化阵地服务

为方便群众办事,郊区在主动服务上下功夫,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将原有大厅4个窗口整合为“无差别综合办事”与“分领域专门办事”两类窗口,优化办事流程36项,满意率从95.3%提升到99.4%,实现民生服务事项“一窗通办”。

聚焦提升为民服务满意度和推进场所功能达标提质两大目标,郊区综合考量辐射范围、群众意愿、功能定位等因素,将更多区域改造为党群活动、协商议事、文体康养、育儿幼教等服务功能区,最大程度腾退办公空间用于服务和群众活动,实现服务区域面积不低于总面积的70%。目前云环社区、勤政社区等15个阵地实现规划升级,36个便民服务大厅、居民议事厅等功能室完成改造,累计开展书法培训、心理咨询、创意美术、民族舞蹈等多项文体活动1650余场次,受益人数8500余人。

红旗街道勤政社区开展反诈宣传活动

多方共治 凝聚治理合力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民生保障涉及面广,单靠党群服务中心自身的力量难以满足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只有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才能为群众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服务。

佳木斯市郊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结合网格党组织工作驿站,建设了35个佳家驿站,为外卖员、快递小哥等户外工作群体提供“饿了能就餐、累了能歇脚、充电能保障”等暖心服务,切实增强新业态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融入感。除此之外,郊区协调人社局、卓越技术培训学校,结合居民需求开展技能培训,拓展失业、灵活就业人员就业渠道,为居民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就业培训、岗位推荐及就业帮助服务。截至目前,郊区已与20家成员单位签订了共建协议,双向认领包含场地、信息资源需求等方面的15项服务需求和60项服务项目,各类活动受众群体达2300余人。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