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蕾、护学、普法治!共护青春“向阳花”

护蕾、护学、普法治!共护青春“向阳花”

来源:鲁网 2025-11-06 12:1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祖国西南边境的群山之间,临沧边境管理支队河外边境派出所辖区的校园周边,三支特殊的队伍正成为孩子们最坚实的依靠。由派出所联合周边商户、社区力量组建的“党员先锋护蕾站”“党员先锋护学岗”“党员先锋普法队”,以党建为引领,将初心融入护校安园的每一项行动,用脚步织密安全防护网,用温情筑牢成长避风港,让边境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安心与希望。

打造“先锋护蕾站”

不让花儿早凋谢

作为“第一道防线”,党员“先锋护蕾站”依托校园周边区位优势,构建“前端观察+信息传递”的预防模式,在学校上下学高峰时段,主动在校园周边路段进行巡查,重点关注交通情况、发现可疑人员,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向派出所报告,民警第一时间进行处置。

便利店、文具店、餐饮店……这些学生每天必经的场所,都成为了护蕾的前沿阵地,商户们经过派出所专业培训,具备基本的安全防范知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护蕾站作为学生的“温暖补给站”,派出所与商户立足自身优势,形成“资源对接+精准助力”的帮扶模式,民警通过日常走访,详细摸排留守儿童、贫困学生等实际困难。对于学业困难的孩子,组织教师志愿者开展“一对一课后辅导”;对于生活困难的家庭,积极对接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提供物资支持;护蕾站选取3名辅警化身“爱心妈妈”,通过“伴读一本书、伴庆一次生等活动,让其感受到社会温暖,用温情陪伴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成长路上不落一人,我们都是孩子的守护者”,这句朴实的话语已成为护蕾站全体成员的共同信念。从警务室到商铺,从民警到普通店主,整个辖区形成了“人人关心孩子安全、人人参与护蕾”的良好氛围。

撑起校园“平安伞”

边境线上的暖心守护

为筑牢校园周边“安全网”,党员先锋护学岗严格落实“三定”制度,在上下学高峰时段,实行“定校、定点、定人、”勤务模式,确保重点时段、重点路段“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

针对边境地区实际情况,护学岗每周开展校园周边治安隐患排查,净化校园周边环境。针对不同学校的地理位置、学生数量、周边环境等特点,护学岗制定个性化的护校方案。地处偏远的村寨小学,重点加强上下学途中的护送等措施。

翻开“护学安园日记”,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今天帮助二年级同学找回丢失书包”、“下雨天护送没带伞的学生回家”、“发现校门口减速带损坏,已联系修复”……字里行间满是责任与关爱。

“看到警察叔叔每天在校门口守护我们,感觉他们太帅了。”尖山村完小三年级学生天真地说道。孩子们的笑脸,正是对护学岗工作最好的肯定。

用“法治春雨”

滋润学子心田

“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校园欺凌吗?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在河外小学的教室里,民警普法员的问题引发孩子们热烈讨论。这样的场景,已成为党员先锋普法队工作的常态。民警围绕防范校园欺凌、远离毒品、交通安全等内容,通过案例讲解、互动问答、VR情景模拟等方式,让法治意识深深扎根在孩子们心中。

普法队不仅面向学生开展法治教育,还定期组织家长开设“家长法治课堂”,为学生家长普及法律知识,提升家长法治素养,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听了民警的讲解,我才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法治观念养成这么重要。”一位参加完家长课堂的母亲感慨道。目前,家长法治课堂已举办20余期,覆盖家长500余人次。

运行至今,三支队伍成效已在多层面显现。在学生层面,参与过安全教育的学生能够100%准确掌握求助方法,30余名有厌学问题的学生经疏导重返课堂;在家庭层面,家长通过护蕾站的服务,更清晰了解校园周边安全情况,不少家长主动加入护学志愿队伍;在社会层面,校园周边陌生人员徘徊事件减少90%,校门口交通拥堵时长缩短近一半,校园欺凌事件零发生,困境学生帮扶率达100%。“派出所主导、商户参与”的护蕾模式得到家长和学校的广泛认可。

从护蕾站守护孩童纯真,到护学岗筑牢平安屏障,再到普法队播撒法治种子,这温馨的一幕已成为边境乡村最美的风景。下步工作中,河外边境派出所将持续巩固扩大“党建+护校安园”工作成效,把党建引领转化为校园安全建设效能更加凸显,让祖国的花朵在“和谐河外·温度边管”的阳光下绚烂绽放。(作者:栾景理)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