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推动非遗传承与青少年文化素养双提升

宁夏:推动非遗传承与青少年文化素养双提升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05 17:3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1月4日下午,宁夏图书馆与宁夏商贸职业学校联合举办“文化传薪火 非遗进校园”主题活动,旨在通过非遗体验与文化讲座,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主题讲座环节,原宁夏银川西夏博物馆馆长马升林以《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特殊见证——世界文化遗产“西夏陵”》为题,从西夏陵的历史地位、文化价值及其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进程中的特殊意义入手,结合多年文物研究与保护实践经验,生动解读了西夏学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的作用。讲座过程中,同学们认真聆听,积极思考,在互动问答环节中踊跃发言,围绕西夏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话题与主讲人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气氛活跃,展现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与思考能力。

非遗实践体验活动——西夏文木活字印刷体验与定型糊染非遗技艺体验,让同学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西夏文木活字印刷体验区,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亲手体验捡字、排版、刷墨、印刷等步骤,于墨香纸韵间感悟古代印刷技艺的智慧与匠心。同步开展的定型糊染体验活动则由非遗传承人冯老师现场讲授技艺历史并演示关键步骤。同学们在动手环节充分发挥创意,选用不同面料与图样,亲手制作出独具个性的糊染作品,在实践中深化了对传统手工艺的理解与热爱。

本次活动通过“文化讲座+非遗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历史文化视野,也增强了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保护意识。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亲身体验,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统一性。

(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