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至县洋湖烟叶育苗工场内,一排排整齐的育苗盘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嫩绿的烟苗焕发着勃勃生机。
“这个配电箱里的线路接头松动,需要立即加固。”池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烟叶中心安全员王日明在控制箱前仔细检查,“接线万一脱落,很容易造成短路起火,育苗棚里全是易燃物,后果不堪设想。”站在一旁的育苗负责人汪洋连连点头:“我们马上就处理,你们每次检查都这么细致,真是帮我们排除了不少隐患。”
这看似微小的一幕,正是池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筑牢安全生产防线的一个缩影。烟叶中心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安全管理体系。
春耕:织密安全防护网
在春耕备耕时节,烟叶中心安全宣传小队深入田间地头,对正在作业的起垄机、拖拉机等农用机械,开展了针对防护装置、制动系统和灯光信号的“全覆盖”隐患排查。“整地作业时机械转速高、震动大,安全防护可容不得半点马虎。”烟叶中心副经理汪文杰在现场不厌其烦地叮嘱烟农。
除了传统宣传方式,烟叶中心还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我们建立了烟农微信群,定期推送安全提示和事故案例。”汪文杰介绍道。
夏管:筑牢安全防火墙
盛夏时节,烟叶陆续成熟,进入采摘与烘烤的关键期。这也是人身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风险交织叠加的阶段。“大家在烟叶采收期间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严禁使用农用车载人。”在张溪镇的烟田里,安全员李维峰正向烟农宣传安全知识,“同时要合理安排劳作时间,避开中午高温时段,备足防暑药品。”
烘烤环节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在烟叶烘烤工场,烘烤人员正在紧张作业。“烟叶烘烤涉及到用电和生物质燃料,一定要注意防火和防触电。”汪文杰提醒道。“站里每月组织的消防演练我们也从没落下,现在大家都能够熟练使用灭火器。”烟技员陈在华回答到。
秋收:精细管理护平安
金秋时节,烟叶收购工作全面展开。在东至县查桥烟站收购现场,车水马龙,秩序井然。
为确保收购工作平稳安全推进,烟叶中心在收购前便做好了充分准备。一方面,对收购设备设施进行全面“体检”,重点检查和维护收购电子秤、打包机、输送带、收购监控等设备,保障设备安全高效运行;另一方面,建立设备故障快速响应机制,设备出现故障后能迅速组织技术人员抢修,避免影响收购进度。
进入收购阶段,现场管理同样精细。池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安全管理科廖君深入收购一线,在现场向工作人员强调:“收购现场人员密集、机械设备集中,大家一定要把安全放在首位。规范穿戴劳保用品是基础,机械操作要严守规程,用电线路要定期检查,消防通道务必保持畅通,灭火器使用更要人人掌握。安全工作需要全员参与,每个人都应当好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师傅,私家车请停到指定区域,卖烟叶的车辆请往这边走,停在交售通道里。”安全管理人员王末来的引导声此起彼伏。为了确保收购期间的安全,烟站提前制定了详细的管理方案,划定专用停车区、等候区,并安排专人指挥交通。
收购现场,醒目的安全标语、生动的宣传画、循环播放的安全提示广播,共同营造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浓厚氛围。
冬训:常抓不懈筑根基
“使用灭火器时,要记住‘提、拔、握、压’四字诀。”在消防演练现场,安全员王日明正在详细讲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参加培训的人员认真聆听,不时提出问题。
池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将安全管理融入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以“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等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
“安全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行动自觉。”烟叶中心负责人傅红胜在安全生产专题会议上强调,“我们要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让安全管理真正融入日常、做在经常。”
为了构建长效机制,烟叶中心还推行“安全检查日记”制度,要求安全管理员详细记录当日检查情况、发现问题及整改措施。“这个制度让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安全员王日明说。
日常:智慧赋能固防线
从春种到冬藏,从育苗、整地到烟叶收购,烟叶中心的安全管理如一根红线贯穿始终,始终保持着高标准、严要求。无论是每月必行的安全检查、定期不断的设备检测,还是常抓不懈的安全教育,每一项工作都扎实推进、从未停歇。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池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积极推广使用安徽烟草安全管理信息系统APP,“借助这一系统,我们实现巡察检查、安全隐患随手拍、随时报、及时处理。”汪文杰介绍说,“科技赋能将让我们的安全管理更加精准高效。”
从一粒粒种子到一片片“金叶”,从田间地头到烟叶收购站,安全,是始终如一的灯塔,是须臾不动的基石,是不可逾越的底线。它深深烙印在每一名员工的心中,更化作他们最为坚定的行动与承诺。在这片希望的土地上,安全管理的种子早已生根发芽。它正为池州烟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必将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平安之花。(池州市局 王逸涵 廖君 付巍)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