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融合赋能:巢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以高质量党建构建实践育人新格局

党建引领 融合赋能:巢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以高质量党建构建实践育人新格局

来源:鲁网 2025-11-05 15:3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实践教学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巢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实践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围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综合实践能力,系统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着力构建以党建为魂、知行合一的实践育人新体系,不断提升育人实效。

党建引领,筑牢实践教学体系根基

学院党总支高度重视思政实践教学,坚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目标。党总支牵头谋划,将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针对当代大学生特点,立足安徽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探索构建“党建+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在党总支指导下,学院严格落实教育部关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要求,单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课程,并将党建工作要求融入其中,不断完善综合实践教学的“三大模块”与“六大环节”。通过党组织引领设计、党员教师带头实施,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认识,了解国情社情,深刻领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树立和巩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支部带动,拓展红色实践教学阵地

学院党总支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挖掘和利用安徽省,特别是环巢湖地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各教师党支部主动对接,积极争取校内外支持,调动多方资源,牵头共建具有鲜明红色底蕴和教育意义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目前已正式建立巢湖市银屏镇三胜村、烔炀镇中李村、凤凰村、含山县林头镇福山村、青龙村、寿县安丰塘镇大树村等校外实践基地,并正在积极筹建寿县小甸镇小甸集特支遗址等多处基地。这些基地设施齐备,特色鲜明,为开展沉浸式、体验式思政课提供了坚实平台。学院依托这些由党组织主导建设的基地,精心设计“行动思政课堂”,让红色遗址成为党史教室,让革命故事成为生动教材,使思政课真正“活”起来、“实”起来,显著提升了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党员示范,创新实践教学形式载体

学院党总支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使命,号召党员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勇当先锋。秉承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理念,各教研室在党支部的组织下,围绕“一课一品”建设,积极设计形式多样、内容鲜活的实践教学项目,有效避免了实践教学的同质化。在党员教师的精心策划与带头实施下,各门课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践教学品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微创作”实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讲好中国故事”参与式教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承办的“读经典 树信仰”诵读比赛等。同时,学院党总支着力推动打造环巢湖社会实践品牌,组织党员教师带领学生深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与红色资源,使思政课更加“接地气”,让党旗在实践教学一线高高飘扬。

党建赋能,结出实践教学丰硕成果

在学院党总支的统一领导和积极推动下,马克思主义学院紧密联动校党总支宣传部、学工部、团委等部门,指导建立了明德学社、知行学社、红色文化研习社、汤山讲“习”社等大学生理论社团,并选派优秀党员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党总支组织师生党员投身社会实践、“挑战杯”红色专项、大学生创新创业、大学生讲思政课等各类活动与赛事。党总支积极组织并带领师生党员投身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将其作为深化“党建+实践”育人模式的重要平台。2024年,学院组建多支实践团队,分赴宣城、寿县、肥西、含山等地,围绕乡村振兴、红色文化传承等主题,开展深入的社会调查与志愿服务。师生党员走进基层一线,访谈干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在实践中锤炼党性、增长才干。2025年,学院继续扎实推进该项工作,再次组建实践团队前往六安、绩溪、含山等地,聚焦红色文化传承、地方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主题,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公益劳动等多种形式,将课堂所学与地方所需紧密结合,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并有多篇新闻报道被主流媒体刊发。连续多年的扎实组织与有效推进,不仅强化了师生党员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也显著提升了实践育人的现实效能与品牌影响力。

近年来,在党建引领下,实践教学成果丰硕,先后荣获第十届“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省级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安徽省2023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调研报告评比省级二等奖1项、安徽省第二届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皖中片区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安徽省决赛二等奖2项、2024年“新时代·新思想·新青年”安徽省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大赛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安徽省第四届大学生红色文化学习与创意设计成果邀请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安徽省第五届大学生红色文化学习与创意设计成果邀请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不断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切实增强了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与针对性,展现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显著成效。

面向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实的育人举措,深化党建与实践教学的融合互促。学院党委将不断巩固实践育人成果,完善“党建+实践”的长效机制,引导广大师生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马院的智慧和力量。(通讯员 杨芳 石庆海 屈卡乐)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