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丹桂飘香,一堂生动的防诈宣传课为童真心灵筑起智慧防火墙。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教育,提高青少年学生的防范诈骗意识和能力,切实守护好孩子们的“钱袋子”和纯净的心灵,义乌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精心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防诈宣传进校园”活动。“香溢”志愿者带着精心准备的课件和满满的诚意,走进了义乌市某小学的课堂,为孩子们送上了一堂生动有趣、印象深刻的“防诈第一课”。
精准聚焦:从“童”心出发,定制专属防诈课程
面对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频发,且诈骗手段不断翻新、目标人群日益低龄化的严峻形势,青少年学生因其社会经验不足、防范意识相对薄弱,极易成为不法分子瞄准的对象。义乌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深刻认识到校园反诈宣传的紧迫性与重要性,主动将防线前移,将目光投向了正处于认知关键期的小学生群体。
活动筹备阶段,“香溢”志愿者们并未简单照搬成人化的宣传材料,而是深入研究了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和日常生活场景。他们发现,传统的说教式宣传难以引起孩子们的兴趣,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因此,志愿者们决定从孩子们熟悉的网络游戏、社交软件、亲子沟通等场景入手,搜集整理了近期发生在未成年人身上的真实典型案例,将其转化为易于理解的“故事”,精心设计成互动性强、趣味性高的教学方案。目标是打造一堂“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防诈金课。
情景再现:拆解“套路”剧本,筑牢思想防火墙
“同学们,如果你正在家里用妈妈的手机玩游戏,突然收到一条‘客服’消息,说只要扫描二维码就能领取限量版游戏皮肤,你会怎么做呢?”在课堂上,“香溢”志愿者老师的一个问题,瞬间点燃了孩子们参与的热情。大家争先恐后地举手,有的说“马上扫码”,有的表示“要问问爸爸妈妈”,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正是本次防诈宣传的核心环节——“真实案例拆解”。志愿者们摒弃枯燥的条文宣读,化身“故事大王”和“套路解密师”。
针对“冒充家长索钱”骗局,志愿者模拟场景:“‘宝贝,我是爸爸,我现在在开会,不方便接电话,你赶紧把这个验证码发给我,有急用!’接到这样的短信或微信,很多孩子会因为担心父母而立刻照办。”志愿者随后拆解套路:“这是骗子利用了你对家人的关心和急切心理,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了家长信息进行精准诈骗。任何时候,涉及到转账、验证码、密码等信息,一定要通过自己熟悉的电话或视频方式与父母进行二次确认!”
针对“免费游戏皮肤诱导转账”骗局,志愿者则通过情景短剧的形式,生动演绎了骗子如何以“免费赠送”为诱饵,一步步引导孩子扫描钓鱼二维码、泄露家长支付密码,或者直接进行小额转账的过程。志愿者们强调:“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尤其是网络上看似‘馅饼’的优惠,背后往往藏着巨大的‘陷阱’。任何要求提供密码、验证码或转账的‘福利’,都是诈骗!”
通过这些贴近生活的案例剖析,志愿者们将诈骗分子的常用伎俩、话术以及背后的逻辑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他们在脑海中建立起识别诈骗的“预警模型”。
成效显著:播撒反诈种子,共筑校园屏障
“这堂课太有意思了!我以前都不知道这些骗局,现在我知道了,不能随便相信网上说的免费送东西的话,一定要告诉爸爸妈妈。”课后,一位小学生兴奋地分享着他的收获。此次“防诈宣传进校园”活动,不仅是义乌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延伸服务触角的一次生动实践,更是“香溢”志愿服务品牌内涵的丰富与拓展。志愿者们用爱心和智慧,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一颗颗安全的种子,为他们的纯真心灵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诈屏障”。
吴宇翔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