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寒意日渐浸透街巷,居民家中的电暖器、电热毯、燃气壁挂炉等取暖设备开始“上岗”,但随之而来的一氧化碳中毒、火灾隐患也悄悄“潜伏”。为守住“温暖不添险”,静宁县公安局民警辅警化身“安全员”,以“不打烊”的坚守和实打实的举措,为群众筑牢深秋取暖安全防线。
“上门诊”守住取暖安全第一关
“大娘,烟筒接口漏烟可不是小事,取暖时容易聚集一氧化碳,一定得处理好!”
“哎!多亏你们提醒,我这就去处理。”
深秋寒意浓,取暖设备渐次启用,民警辅警深入居民区、出租屋、沿街商铺,开启“拉网式”安全检查。从电暖器、电热毯的线路老化情况,到燃气壁挂炉的管道密封性,再到煤炉取暖的通风条件,每一处细节都不放过。针对违规使用取暖设备、私拉乱接电线等隐患,民警当场督促整改,用“火眼金睛”将风险掐灭在萌芽状态。
“送良方”把安全知识送到家门口
“大哥,电暖器别挨着窗帘放,睡前一定拔插头!”
“好的好的,这就挪开,有你们上门讲安全,我们心里也踏实。” 检查之余,民警辅警化身“安全宣传员”,用接地气的方式普及取暖常识。在社区广场,民警辅警结合近期典型案例讲解燃气中毒、电器起火危害,向居民演示电暖器与可燃物的安全距离;在商户店内,民警辅警手把手示范电暖器安全使用规范;对于独居老人,民警辅警更是上门叮嘱“睡前拔插头、开窗留缝隙”。一句句耐心提醒、一张张宣传手册,让取暖安全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建机制”筑牢应急救援安全线
“安全检查记录显示你们小区暖气管道去年有老化记录,今年更换或检修了吗?”
“换了新管道,检修单我夹在台账最后一页了,您可以看一下。”
针对取暖可能引发的燃气泄漏、火灾等突发情况,民警辅警强化应急备勤,建立“隐患——处置”台账机制,明确隐患上报,警情处置、救援配合流程,在居民区张贴应急联系卡,确保一旦发生燃气泄漏、设备故障,群众能“一键找到人、快速解危机”,用完善的机制、高效的响应筑牢取暖安全“防护盾”。
气温在降,守护的温度却在升。无论是民警辅警的“拉网式”排查,还是“精准化”宣传,背后都是静宁公安对居民安全的牵挂。从线下上门排查隐患,到线上普及安全知识;从当场整改问题,到建立长效机制,静宁公安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传递温暖,只为让辖区居民能“舒心取暖、安全相伴”。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