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上的“活秧歌”——记75岁民间艺人艾绳绪的执着人生

黄土高原上的“活秧歌”——记75岁民间艺人艾绳绪的执着人生

来源:鲁网 2025-11-04 16:4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陕北米脂的黄土沟壑间,75岁的艾绳绪依旧在秧歌队列里“闹”得最欢。他家住米脂县城郊镇管庄村,一辈子没离开过这片土地,也没离开过秧歌和小戏小品。从儿时村头巷尾的即兴扭跳,到如今在舞台上挥洒自如,他把半个世纪的光阴都“闹”进了锣鼓声里。

艾绳绪的“闹”不是简单的娱乐,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热爱。他自幼跟着村里的老艺人学扭秧歌、演小戏,把陕北人骨子里的豪迈与幽默都揉进了动作和台词里。几十年来,他的身影活跃在米脂县、榆林地区乃至延安地区的各类民间文艺会演中。观众们常说:“艾绳绪一上场,气氛就活了。”他的表演不靠华丽的技巧,而是用真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体悟,打动着每一位乡亲。

2025年国庆前夕,生态史诗实景剧《陕北有个高西沟》在米脂县高西沟村震撼上演。这部以几代人治山治水、绿色发展为主题的沉浸式大戏,成为展示陕北民俗与生态奇迹的文化名片。艾绳绪作为核心表演者之一,全情投入,参与了该剧在高西沟村的三十多场演出。从烈日当空的排练,到夜幕下的正式演出,他始终精神饱满,舞步稳健,将一位老陕北农民的坚韧与乐观演绎得淋漓尽致。

他的精彩表现不仅赢得了本地观众的由衷赞叹,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和文化学者。许多外地游客感慨:“没想到在黄土高原的山村,能看到如此原生态又极具感染力的表演。”一位来自北京的文化研究者在观看演出后评价道:“艾绳绪的表演,是活着的非遗,是土地的声音。”

在高西沟村的丰收节、乡村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活动中,艾绳绪的身影始终活跃在文化广场的中央。他不仅参与秧歌表演,还与其他民间艺人一起,将唢呐、陕北说书等非遗项目融入节庆之中,为游客呈现一幅生动浓郁的陕北民俗风情画卷。他的坚持与热爱,已成为米脂民间文化传承的一个缩影。

如今,艾绳绪虽已年逾古稀,但谈起秧歌和小戏,眼神依然闪亮。他说:“只要还能动,我就要一直扭下去、演下去。”在他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普通农民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更是一座千年古城深厚文化底蕴的生动延续。在时代的变迁中,正是有如艾绳绪这般默默坚守的民间艺人,让陕北的锣鼓声穿越岁月,响彻未来。作者:吴东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