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芭蕾裙讲出中国故事 这家云南服饰品牌用创新传递民族美学

让芭蕾裙讲出中国故事 这家云南服饰品牌用创新传递民族美学

来源:鲁网 2025-11-04 16:3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从创业之初的无人问津,到如今我们的芭蕾舞裙销往全球三大洲,我一直坚信中国的芭蕾服饰品牌不输任何外国品牌,而且我坚信融合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技法的芭蕾舞裙是中西艺术融合的最佳载体之一。”

在时尚与民族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下,有这样一位云南女性创业者正以独特的方式诠释中国品牌的价值内涵。她作为云南多莉品牌创始人兼主设计师,既是民族文化的守护者,也是芭蕾舞文化的传播者。多莉品牌开创的“5+1”核检流程,以及“半成品试穿”、“多对一群服务”等独特服务模式,都让全球消费者感受到了中国设计的温度与深度。她就是多莉芭蕾舞服饰的品牌创始人,胡小丽。

“治愈”行业痛点 开创“5+1”业内最严核检流程

初见胡小丽,温婉从容的气质令人印象深刻。她身着灰色针织毛衣,搭配酒红色皮质长裙,既显温柔又不失干练。这份从容,源于十年如一日的专业坚守。

2014年,胡小丽在上海经营服装店时发现,附近的芭蕾舞学校学生都穿着日本进口的舞裙。“我觉得我们中国也能做出这样精美的舞裙”,这个想法在她心中生根发芽。自此,她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品牌之路,深入研究、设计芭蕾服饰。

针对传统定制行业“返工成本高”的痛点,她推出了“5+1”核检流程,在量体、打版、裁剪、缝制、成衣五个必经环节实施严格检验,每道工序都会复核上一道工序的尺寸,确保每个细节精准无误再开展工作,最后再进行1次抽检。这种严苛的质量管控体系,也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淘汰”1对1服务 首创半成品试穿和多对1群服务模式

谈及品牌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胡小丽提到了返工的问题。“芭蕾舞裙很特殊,必须‘合身’才好看。很多人无法准确的测量尺寸,甚至一些家长为了让小孩多穿一段时间,故意放大尺码来报尺寸。这就导致在定制芭蕾舞裙在制作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不但沟通成本高,定制周期也拉的特别长。”

为了提高效率和服务品质,多莉品牌首创推出半成品邮寄试穿服务。客户可先试穿半成品,确认版型和尺寸无误后,工厂再继续生产。这种做法既降低了返工率,也让客户参与到制作过程中,提升了购买体验。

同时,定制产品的1对1服务,在胡小丽眼中也成了“过时的方式”。“每接待一位顾客,我们都会直接拉一个沟通群。这里面有设计师、客服还有制作成衣环节的工作人员,我们至少有3个人去向客户解答定制细节,确保精准、高效且专业的购物体验。”胡小丽这样介绍她首创的“多对一”群服务模式,暨为每位客户组建专属服务群,实现“一人需求,全链响应”。在这个群里,客户需求可直接传达给设计师、厂长、跟单员等各个环节负责人,形成“客户-设计-生产-决策”的闭环沟通,让定制服务更加精准、贴心。

“融合”中西美学 让芭蕾裙讲出中国故事

说起中西艺术融合的问题,胡小丽也是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我是多莉芭蕾服饰的创始人,也是我们当地绣娘协会的副会长。芭蕾舞服装是一个舶来品,但我发现,在生产过程中,和我们云南传统手工艺做了部分结合后,居然也格外的灵动、契合。同时,还带动了我们当地的就业,这也是一件让我开心又自豪的事情。”

作为来自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服装品牌,多莉巧妙地将民族元素融入芭蕾服饰。勾线、钩针等传统手工艺在服装配饰中得到创新应用,让芭蕾裙更具中西艺术融合之美。

多莉与当地绣娘合作社建立长期合作,既为手工艺人提供了就业机会,让古老技艺得以传承,又通过芭蕾这一国际艺术形式,让民族手工艺以崭新姿态走向世界。

对于未来,胡小丽充满期待:“我想以云南少数民族为底色,将多莉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芭蕾服装品牌。”据介绍,目前多莉的产品已销往新加坡、美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迈进。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