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IC 2025:从“跟跑”到“领跑” 中国消费电子的“深圳宣言”

CEIC 2025:从“跟跑”到“领跑” 中国消费电子的“深圳宣言”

来源:鲁网 2025-11-04 16:0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当全球消费电子产业的航船驶入人工智能与万物互联的深水区,一个时代的命题摆在所有参与者面前:谁将定义下一个十年?答案,或许将在2025年11月的深圳揭晓。

11月6日至8日,以“新电子·新体验·新消费”为主题的CEIC 2025消费电子创新大会,将在“消费电子之都”深圳会展中心(福田)2号馆拉开帷幕。这不仅是一场前沿创新产品的展示会,更是一次掷地有声的“产业宣言”——标志着中国消费电子产业正从全球价值链的“跟跑者”“并跑者”,向新格局的“领跑者”发起关键一跃。

从“世界工厂”到“创新策源地”

过去数十年,深圳凭借强大的供应链整合与制造能力,赢得了“科技之城”的称号。如今,消费电子的竞争焦点已从成本、规模转向技术、生态与体验。人工智能浪潮正重塑连接、计算、交互的每一个环节,这既是挑战,更是换道超车的历史机遇。

深圳消费电子产业全球影响力数据(2020-2024)

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深圳市统计局

CEIC 2025的举办,正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必然产物。它由河套“6+1”国际产业与标准组织主办,工信部国合中心承办,其规格与意图不言自明:这不再是为“中国制造”搭建的展示平台,而是为“中国创造”打造的全球舞台。大会聚焦的根技术生态、全场景平台、一站式支持、展现中国范式四大方向,精准切中了产业升级的命脉。

“新电子”的内核:根技术的底层突围

何为“新电子”?它不再是硬件的简单堆砌,而是由AI深度赋能、以根技术为核心的全新生态。

“AI赋能连接、音视频、绿色计算、操作系统等根技术生态”,是本次大会最值得关注的“硬核”看点。这背后,是中国产业界面向全球科技竞争前沿,在核心根技术领域持续加大自主创新投入、致力实现关键突破的前瞻布局与体系化构建。

从国际星闪无线短距通信联盟iSLA推出的新一代无线短距连接技术,到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UWA推动的自主音视频标准菁彩视听,再到全球计算联盟GCC布局异构计算,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单点突破,而是一场围绕底层技术标准体系的“集团军”式突围。

大会将展示的无线3D空间音视频、量子雷达、声音定位等技术,正是这些根技术生态结出的初步果实。它们不仅是炫酷的展品,更是中国企业在未来产业对话中争取话语权的核心竞争力。当技术底座和标准体系掌握在自己手中,“新电子”才有了坚实的根基。

“新体验”的边界:全场景的无感融合

如果说“新电子”是骨骼,那么“新体验”就是血肉。消费电子的终极目标是服务于人。CEIC 2025致力于打造的,是一个覆盖智慧生活、高效工作、智能出行的“全场景展示平台”。

这预示着产业竞争维度的升级。过去,企业比拼的是单个产品的智能化程度;未来,竞争的核心将是跨设备、跨空间、跨生态的无缝协同体验。

全场景体验的价值最终由用户投票。根据腾讯营销洞察(TMI)调研显示,95%的受访者认为AI技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其中认为“技术成熟,能解决大部分问题”的受访者占比达41%。同时,在对国内AI技术发展的看法上,半数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技术实力高于或持平于海外。分析认为,随着国内AI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AI将在更多领域发挥其重要作用,为消费者的智能生活带来更多可能性。这种高期待度推动了中国企业在体验创新上的快速迭代。

生态共建,平台赋能:近300家企业共绘创新蓝图

CEIC 2025不仅是技术的秀场,更是产业生态的聚合平台。来自全球的近300家参展企业——涵盖华为、荣耀、比亚迪、亿航智能、众擎等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代表——集中展示智能座舱、裸眼全息空间VR设备等创新产品。同期举办三场主论坛及16场分论坛,覆盖新型终端、智能汽车、智慧家园、数字健康、底层技术等五大领域。创新成果展示,服务国家"两新"政策并推动产业国际合作。从智能座舱,到穿戴健康设备,这些企业不仅在展示产品,更在共同构建一个开放、协同、共生的技术生态。

“新消费”的驱动力:构建永不落幕的平台

创新需要资本、市场、政策的阳光雨露。CEIC 2025的“新消费”主题,不仅指向终端市场的变革,更指向驱动创新的生产要素重组。

资本市场的动向印证了产业转型趋势。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2024年中国AI领域共发生1156起投资案例,披露总投资金额近850亿元,其中A轮及之前轮次投资占比近70%,平均投资金额超亿元。 ‌

大会设置的“展、会、节”三位一体模式,尤其是创新“碰投会”,其意义远超一场普通路演。它是在为技术、创意与资本搭建高效对接的桥梁。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优质资本更倾向于寻找具有底层技术壁垒和清晰商业模式的硬科技项目。CEIC恰恰汇聚了这样的资源,将加速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进程。

更值得深思的是组委会提出的“永不落幕的创新平台”愿景。通过发布创新指数、组建生态圈、与全球机构联动,它试图将三天的展会影响力,延伸为持续的产业赋能。这背后,是一种更长远、更具战略眼光的产业运营思维,旨在将深圳打造成为全球消费电子创新要素的集聚地和配置中心。

深圳,再次定义未来

从华强北的电子柜台到全球瞩目的创新舞台,深圳的每一次蜕变,都与中国乃至全球的科技产业脉搏同频共振。CEIC 2025,是这座城市在新时代背景下,向世界发出的又一张响亮名片。

它不仅是一场展会,更是中国消费电子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鲜明姿态与坚定路径。它向世界表明,中国将以自主创新的技术奠定坚实的根基,以以人为本的体验赋予科技温暖的质感,以开放协同的生态培育产业繁荣的沃土,为全球消费电子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一种新的可能。

11月,让我们共同聚焦深圳,见证这场关乎未来的“深圳宣言”。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