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再担保辽宁分公司“莓莓保”产品获评金融兴辽优秀案例

东北再担保辽宁分公司“莓莓保”产品获评金融兴辽优秀案例

来源:鲁网 2025-11-04 13:0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0月23日,在第三届东北亚金融大会上,东北中小企业融资再担保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分公司(以下简称“辽宁分公司”)推出的“莓莓保”模式化普惠金融产品,凭借在助力地方特色农业发展、深化普惠金融服务领域的突出表现,成功斩获“金融兴辽”普惠金融深化优秀案例,为辽宁普惠金融发展再添亮眼成果。

这一荣誉并非偶然,而是“莓莓保”产品持续深耕特色农业、创新金融服务的有力见证。此前,该产品成功入选“全国普惠金融典型案例(2024)”,辽宁分公司也凭借此产品在第21届(中国·丹东东港)草莓文化旅游节暨丹东·东港草莓百年产业、百亿产值推介活动中荣获“助力东港草莓产业发展突出贡献单位”。此次再获东北亚金融大会认可,标志着“莓莓保”在产业赋能与金融创新领域的影响力持续攀升,更赢得了产业地区政府、金融专业领域、行业主管部门及广大农业经营主体的广泛赞誉。

“莓莓保”产品的研发缘于地方行业发展痛点——蓝莓、草莓种植户普遍缺乏房产、设备等传统抵押物,旺季扩产、冷链建设等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土地红线限制与种植户扩大生产规模存在矛盾,同时诸多可用于种植的土地、大棚等国有资产长期处于闲置或低效运营状态。

针对这些问题,辽宁分公司率先探索农业设施抵押融资模式,从区域产业链核心优势环节发力,通过支持丹东玖玖、东港柳园、东港君桦等行业龙头企业,发挥“头雁领航”效应,带动身边更多农户协同发展,有效避免产业内卷,实现产业发展要素优化、整体提质增收的良好态势。而且,以金融资源注入为突破口,支持地方国有资产运营公司整合低效产业资产,以信用资源为桥梁搭建优质运营资源与低效产业资产的新组合,既实现产业规模提级,又有效化解产业发展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为构建产融发展新生态奠定坚实基础。

这些创新举措既契合国家“激活农村沉睡资产”的改革方向,又将金融资源精准导向农业产业链条,通过汇集金融力量服务产业个体,有效解决“融资难、融资贵、效率慢”等问题。

自2023年5月首笔“莓莓保”项目落地以来,这款普惠金融产品已累计担保投放近5亿元,带动就业超400人,覆盖种植土地5000余亩,累计支持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有限公司等特色农业经营实体超60户,无一笔不良贷款发生,用扎实数据书写了普惠金融助农兴农的生动答卷。

这份成绩的背后,是辽宁分公司“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守与担当。辽宁分公司主动转换定位,从“做项目、做客户”向“做产业、谋发展”深度转型,以担保为纽带,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注入产业发展瓶颈;秉持产业增信理念,借助信用产品推动区域低效产业资产与优势产业运营资源高效对接,解决“有资产无运营”“有运营缺资产”的双向错配难题,构建起区域性产融结合新生态,用实际行动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要求。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扬帆当有为。“莓莓保”产品的成功,仅仅是东北再担保公司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一个生动实践案例。未来,东北再担保公司将继续深化对东北地区特色产业的深入调研,持续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推出更多契合政策导向、扎根产业发展、满足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动能。(东北再担保公司)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