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烟草专卖局无为市局:厚培成才沃土 助推青年成长

芜湖市烟草专卖局无为市局:厚培成才沃土 助推青年成长

来源:鲁网 2025-11-04 13:0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青年者,常为新;青年工作,也须与时俱进。”近年来,芜湖市烟草专卖局无为市局始终将青年员工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紧密结合青年成长规律和时代发展要求,系统谋划、精准施策,持续完善青年人才培养机制,充分激发青年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潜能,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的青春动力。

聚焦廉政教育,扣好廉洁从业“第一粒扣子”

“在往后的职业生涯中,无论你身处什么岗位,都要严守法纪底线,管住小事小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这是无为市烟草专卖局负责人对新进大学生讲授的职场“第一课”。

思想是行动的“方向盘”,为做好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无为市局注重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组织交流座谈、举办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强青年员工的学习教育工作,提供职业规划指导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不断增强归属感和责任感。

汲取红色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定期组织青年员工参加主题党日活动、诵读红色家书、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等,使其接受红色理论和文化的熏陶,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以赤诚之心听党话跟党走,成为使命在肩、重任在前的有志青年。

加强警示教育,擦亮廉洁底色。坚持正面引导与警示教育相结合,通过参观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剖析行业内外违规违纪典型案例,邀请地方纪检监察干部开展专题讲座等,常态化以案释法、以案明纪,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青年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做到受警醒、知敬畏、明底线。

聚焦能力提升,筑牢人才成长“奠基石”

“士因习而勇,战因练而胜。”为加速青年员工成长,无为市局着力构建系统化、专业化的青年培养体系,为青年员工成长成才搭建广阔平台。

导师带徒,传承业务薪火。实施“导师制”培养模式,精选业务骨干、先进标兵与青年员工“结对子”,通过“一对一”“传帮带”促进业务技能传承,帮助青年员工快速掌握岗位技能。新入职员工小陈表示:“导师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教会我工作方法,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

岗位练兵,锤炼实战能力。坚持把岗位练兵作为青年员工成长成才的重要抓手,通过参与卷烟真伪鉴别、案件模拟办理、客户服务情景演练等业务比武、技能比拼等活动,以赛促学、以练促能,让青年员工在实战中找差距、补短板、强本领。

搭建学习平台,促进交流提升。为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无为市局成立“青年学习兴趣小组”,每月开展读书分享会,促进思想碰撞、经验交流、智慧共享;开设“青年讲堂”,鼓励青年员工轮流授课,让他们在干中学、学中干,切实提高业务水平。此外,无为市局还与兄弟单位合作,以科技创新项目为载体,探究业务工作中的难点、痛点问题,让青年员工深入参与项目的研究推进;选派青年骨干参加“数字化转型”“低代码开发”等专题培训,不断拓宽其视野,提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聚焦实践体验,积蓄青年先锋“新动能”

实践是青年成长的最佳课堂。为此,无为市局注重引导青年员工走出办公室、走向社会,在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中锤炼党性、服务群众、提升自我,为青年先锋力量的培育积蓄深厚动能。

勇担社会责任,彰显烟草青年风采。积极组织青年员工参与无偿献血活动,以实际行动传递爱心与温暖,展现烟草青年乐于奉献、回馈社会的良好精神风貌。青年员工们踊跃报名,伸出手臂,用热血为生命接力,在奉献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投身法治宣传,助力和谐社会建设。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普法宣传活动。通过走进乡村和社区、深入零售客户店堂等方式,向广大群众和零售户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增强公众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法治环境贡献力量。

参与文明创建,擦亮城市幸福底色。积极响应地方政府号召,常态化组织青年员工投身于卫生整治、文明交通劝导、社区服务等志愿活动中。他们拿起清洁工具,清扫街道卫生死角;他们走上交通路口,引导市民文明出行;他们深入社区,帮扶困难群众……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服务实践,青年员工们进一步增强了宗旨意识、团队协作精神,也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形象植根于公众心中。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下一步,无为市局将持续关注青年职工成长,不断优化青年培养机制,拓展社会实践平台,丰富志愿服务内涵,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青年员工的引路人、铺路石,着力搭建更加宽广的成长舞台。我们将激励广大青年员工把个人理想融入行业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大局,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接续奋斗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芜湖市烟草专卖局无为市局  桂笑丹)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