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进外来伙伴对大龙村的了解,搭建大龙村茶农领袖互动交流平台,2025年11月1日—2日,在成都市民政局、成都市慈善总会、大邑县民政局的支持下,大邑县和一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围绕“老友共创 互助体验”为主题,以“茶农引路、山野为媒、老友相聚”为核心,进行第二期共创体验活动的开展,11名外来伙伴在5名在地向导的带领下,全程参与本次“茶农为老向山去 山野寻踪趣徒步”大龙村老友共创体验活动,在沉浸式体验山野风光的同时,传递本土生态知识与人文温情。
徒步过程中,茶农领袖们化身“自然向导”,带领队伍穿梭于大龙村的林间小道,更结合秋冬山林物产特点,引导外来伙伴开展“合规打野”体验——以“捡拾掉落果实、守护生态平衡”为原则,采收路边自然掉落的核桃、板栗与猕猴桃。茶农领袖首先现场讲解“合规打野”的核心准则“只捡自然脱落、不摘未熟果实,不破坏植被根系”,并示范如何通过“观察果实表皮成熟度”“轻晃枝条判断是否自然脱落”等技巧,区分“可捡拾果实”与“过度成熟果实”。大家三三两两一组,在安全的区域进行合规打野,茶农领袖也加入队伍之中,进行食物的安全鉴别,共同感受打野的欢乐。
与此同时,茶农领袖凭借多年深耕山野的经验,熟练地辨认着沿途的一草一木,细致讲解着各类植物花草的特性——从茶树的生长习性、叶片形态,到山间常见花草的花期与寓意,再到具有药用价值的草本植物的功效与使用方法。每到一处标志性植物旁,向导们都停下脚步,结合自身劳作经历分享相关知识,让原本普通的山野植被变得生动有趣,外来伙伴听得津津有味,不时驻足观察、拍照记录,还积极提出疑问。
林间小道蜿蜒起伏,部分路段较为陡峭,给徒步带来了一定挑战。但队伍中没有一人掉队,大家自发形成互助小组:茶农领袖主动帮体验伙伴拎起行囊,在湿滑路段伸手搀扶需要帮助的朋友,体力稍弱的参与者也用加油声为大家鼓劲。“小心脚下,这里有块青苔”“坚持一下,前面的风景更漂亮”……一句句温暖的话语回荡在山林间,将陌生的距离逐渐消融,让徒步与“打野”之路既充满劳作的乐趣,又满含温情与力量。
此次“茶农为引向山去 徒步山野遇自然”活动,不仅让外来伙伴领略了大龙村的山野之美,了解本土植物知识,更通过茶农与外来伙伴的深度互动,构建了“互帮互助、温情共融”的邻里关系。参与活动的外来伙伴纷纷表示:“跟着茶农领袖不仅认识了很多没见过的植物,还亲手捡了核桃、板栗,带着自己捡拾的果实回家,感觉这一次体验圆满了。”茶农领袖们也坦言:“能把自己熟悉的山野知识分享给新朋友,让大家认识大龙村、喜欢大龙村、爱上大龙村,特别有成就感。”
下一步,和一社工将以本次活动为重要契机,持续深度挖掘本土资源禀赋与独特优势,在大龙村社区慈善基金的支持下,系统性策划并落地更多兼具生态体验价值与情感联结功能的邻里互助活动。(大邑县和一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