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班 —— 这可是战场上的‘生命线’,一秒都不能断!”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爱国教育走进河北沧州中建八局四公司基础设施公司黄骅港综合物流园区粮食物流枢纽项目。
对越自卫反击战二等功臣、原黄骅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连义以其在电话班的亲身经历为脉络,用朴实而真挚的语言,将大家带回战火纷飞的“1984年的老山前线”,宣讲中,他结合珍藏的老照片、泛黄的战地记录册,生动还原了电话兵在战火中的特殊战斗场景,以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励项目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廉洁从业,用不愧于党、不愧于公司的坚定信念,投身于项目建设当中。
“通信兵,可以说是战场上最危险的兵种之一,哪怕是刀山火海,也得出去检修线路,子弹和雨水一样扑过来,战士们真的可以说是做到了视死如归。”随着张连义的讲述,现场听取宣讲的公司建设者湿了眼眶。“感觉到震撼,没有前辈们的浴血奋战,就不会有现在的安宁与和平,我们要坚守初心,用一个个精品工程、廉洁工程回报先辈们走出的发展之路。”项目员工王洪根表示。
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初心使命,引领全体建设者向榜样学习,凝聚奋进合力,坚守初心,营造清风正气的干事创业氛围,活动现场,项目经理罗晶向张连义颁发了思政教育“红色导师”聘书,并向导师简要介绍了分公司及项目的廉洁文化。
“‘红色导师’,是项目推动红色精神长效传承,提升项目思想政治工作,强化社会各界监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红色基因真正融入项目建设的日常,让‘筑牢廉洁底线’的正气和‘守护生命线’的担当精神,成为每个岗位的行动自觉。”罗晶说道。
作为从部队走出来的企业,公司始终把“老兵宣讲”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特色载体和亮丽品牌。这支流淌着军人血液的建设铁军,将部队的优良传统和铭记初心的时代使命深深植根于现代企业管理之中,通过常态化、制度化的“老兵宣讲”、“廉洁教育”等活动,构筑起一座独特的精神灯塔。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