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10月31日长沙讯 “以前觉得健康生活就是少吃多动,这些大道理都懂,可就是难坚持。现在好了,手机上一键就能找到专业的体重管理门诊,单位食堂的餐食也标明了油盐含量,连住酒店房间里都配了体重秤。这些贴心的小变化,都会推着你往前走。”在长沙一家“健康餐厅”里,市民李女士的这番话,道出了许多湖南人的共同感受。
学生了解科学减油减盐知识。
从顶层设计的“大写意”到民生服务的“工笔画”,一场由政府精心“布局”、社会广泛响应的健康促进行动,正在三湘大地悄然改变着千万人的生活方式。这背后,是湖南省将健康优先发展战略转化为全民“行动共识”的系统实践。
精准导航,让健康管理“触手可及”
健康生活,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湖南的突破口,在于让专业的健康服务变得像“点外卖”一样方便。
一张地图解难题。“湖南省体重管理门诊地图”的推出,全省384家专业医疗机构服务“一键查询”,为市民提供家门口的体重管理服务。与此同时,一项项务实举措在各地落地生根:从省委党校到大型宾馆,房间内标配的体重秤默默提醒着过往旅客“关注体重”;全省460余家机关、医院和学校的“健康餐厅”里,“改良版”的湘菜不仅保留了口味,菜品还更健康,同时还设立了可测量体重、血压的“健康角”,让管理行为融入日常。
湖南省居民健康卡提供健康服务。
一套标准改口味。都说“习惯难移”,如何让无辣不欢的湘菜吃出健康?湖南给出了“标准答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推行“减盐减油”》专项行动计划(2025-2027)》,提出“1256”行动计划,明确“两降三提升”目标,在此引领下,全国首个地方标准《湘菜减盐减油指南第1部分 团餐》的出台,为团餐行业提供了标准和科学依据,让湖南人吃湖南菜的同时,吃出“舌尖上”的健康。更值得一提的是,创意十足的各地方言版“减盐减油”科普视频在全省14个市州流传,“湘”味十足;地铁、公交变身“健康专列”,外卖平台上线“低盐低油”模块——健康选择从未如此轻松有趣。
智慧赋能,让健康科普“落地入户”
在湖南,健康科普不再是泛泛而谈,而是变成了精准滴灌的“及时雨”。
每周,超过6000万湖南居民的手机微信都会收到来自“湖南省居民健康卡”的权威科普推送。这张随身卡还整合了每个人的临床诊疗、公共卫生、生活方式等多源数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形成了一幅高度个性化的“健康全景图”,实现个人精准健康画像、自我健康评估和全程健康管理。这个覆盖全省的超级入口,已成为触达率最高的健康课堂。
更大的变革发生在各地各级医院里。试点推广的“健康教育处方”,正与传统的药物治疗处方同步开出。在诊疗过程中和出院时,患者不仅能拿到药方,还能得到一份为其量身定制的健康指导方案。这种“一病两方”的模式,让医疗从单纯的治病,延伸至全周期的健康管理。
全民参与,让健康理念“声入人心”
健康促进的最终落脚点,是激发人们的主人翁意识,让每个人能成为“健康第一责任人”。
地铁列车上普及健康理念。
湖南省卫健委与主流媒体深度合作,打造了《健康生活家》等一系列品牌栏目,让权威专家走进百姓视野,源源不断输送鲜活实用的健康知识。早晚高峰的广播里,简短实用的健康小贴士随着电波传入千家万户。健康公园、健康步道、健康长廊等阵地越来越多,让健康理念以可见可及的方式融入到群众的烟火生活中。
2025年全民健康素养宣传月期间,首届全民素养知识“云竞赛”更是将氛围推向高潮——超过300万群众的踊跃参与,不仅创造了健康传播的现象级事件,更印证了三湘百姓对健康知识的巨大渴求和“双向奔赴”。
从一张小小的门诊地图开始,到一场席卷全省的健康风尚,湖南的健康促进之路证明:当政府的决心与创新的智慧相结合,当专业的服务与民众的热情相呼应,当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具象化”到健康走入千家万户“实景化”,当普通大众的健康观从知到行,健康中国战略就能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找到最生动的注脚。
(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 何纯 朱友芳|王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