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儿飘在海空,鱼儿藏在水中......”这首由安娥作词、任光作曲的《渔光曲》曾伴随1934年同名电影打动无数观众。九十多年后,这段经典旋律正在新时代焕发新声。由宁波市演艺集团倾力打造的原创音乐剧《渔光曲》,将于11月19日至20日在上海美琪大戏院正式首演。
音乐剧《渔光曲》的创作灵感源于那首跨越世纪依然动听的经典旋律。这段旋律的背后,是中国电影史上的光辉一页。1935年,电影《渔光曲》亮相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成为中国首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从那时起,这首同名主题曲便随之传遍四方,如今恰好迎来这一旋律在世界舞台奏响的九十周年纪念。九十年岁月流转,经典的力量从未消散。
而今,宁波市演艺集团致敬经典、创新表达,将这一深植于宁波本土文化的IP搬上了音乐剧舞台。新创作的《渔光曲》虽与经典同名,讲述的却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故事。
虚实交织的叙事结构是该剧的一大亮点。全剧主线聚焦剧作家陆言为突破创作瓶颈深入象山石浦采风,在烟火氤氲的渔港邂逅开民宿的姐妹、质朴的渔民与坚守非遗的老人,从他们迎难而上的生活态度中汲取力量;另一条线索则穿梭于陆言的“创作空间”,如盗梦空间般呈现“戏中戏”的奇幻意境。中华凤头燕鸥的卡通形象、流光溢彩的传统鱼灯、充满海风气息的农民画,诸多象山元素融入剧情,让本土情怀与时代思考在舞台上自然交融。
今年7月,音乐剧《渔光曲》曾在宁波天然舞台的首次试演中,收获了热烈的反响。不少观众对该剧的创新叙事和舞台表现给予了肯定。一位观众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歌曲和剧情融合得很好,群舞的运用和编排也恰到好处,还有许多出人意料的设计。”
电影《渔光曲》导演蔡楚生外孙蔡世红、歌曲词作者安娥孙女田欢等文艺界后人亲临观演后颇受触动,聂耳侄孙青山也发来贺信表示:“《渔光曲》承载着特殊的时代记忆和文化价值,如今以音乐剧全新的艺术形式呈现,这不仅是对经典的传承,更是一次大胆且意义非凡的创新。能够聚焦这样一部经典之作,深入挖掘其内涵,通过音乐剧独特的音乐、舞蹈、表演等元素进行再创作,让经典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种文化担当和艺术追求令人钦佩。”
剧中歌曲《你是我的灯塔》《故事如何书写》《曼哈顿的夜》尤其赢得了观众的喜爱,被赞“每首歌都很有画面感”;反复回荡的经典《渔光曲》原曲则串联起全剧情感,触发不少观众的“泪点”。剧中无人机的应用结合颇具科技感的多媒体舞台设计也成为高频提及的记忆点。
历经数月精心打磨,主创团队针对试演反馈优化了剧情衔接与舞台呈现。11月,承载着经典IP的文化重量,以及当代创作者对传统与创新的探索,这场融合音乐、舞蹈与科技的视听盛宴,将以更细腻的情感表达、更惊艳的视听呈现给沪上观众。据了解,上海首演后,该剧还将开启全国巡演,当熟悉的旋律再度响起,相信每一位观众都能在渔光闪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共鸣。
剧照摄影:尹雪峰
文:吕佳银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