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产险辽宁分公司:与希望同行 用爱筑梦乡村教育 2025支教行动圆满落幕

来源:中新网    2025-10-29 17:36
来源: 中新网
2025-10-29 17:3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新网辽宁新闻10月29日电(通讯员 周源)2025年10月,平安产险辽宁分公司“与希望同行”公益支教行动圆满落幕,此次活动以物资帮扶与课程支教相结合,组建来自公司员工、校企合作高校学子的志愿者团队,为山区孩子带去多样性课程,点燃希望火种,传递教育温暖,拓宽孩子视野,让教育在持续深耕中改变。

2025年,是平安产险辽宁分公司助力乡村教育的第11年。十余年间,从操场地面硬化等基础设施改善,到安全书包、教学设备等物资捐赠,再到每年特色课程常态化开展,使得这场跨越山海的教育接力,正持续诠释“与希望同行”的不变承诺。

支教之核:填补缺口 更播撒火种

乡村教育的短板,从来不止于硬件的匮乏,更在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与视野的局限。平安产险辽宁分公司支教行动,以“物资+课程”的双轨模式精准破局,安全书包为孩子们的求学路筑牢保障,社会实践物资则打破了课堂与生活的壁垒,而志愿者带来的特色课程,更成为填补教育空白的关键。

从备课研讨到课堂授课,以专业与热忱搭建起知识桥梁,支教志愿者们精心设计科创实验、艺术创作等特色课程,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探索科学原理;艺术创作课里,手工、创意绘画点亮审美想象;安全知识课堂上,急救知识与风险防范技能的传授,延续了平安“守护者行动”的公益基因。平安产险辽宁分公司支教志愿者将趣味知识与实践体验融入课堂,同时开展安全知识宣传等实用教学,用互动点亮孩子们的求知双眼,为乡村教育注入多元力量。

凌源皮影:光影里的家乡记忆

在辽宁凌源的乡间院落中,一方白布幕布,几盏昏黄灯光,便撑起了一个流淌百年的光影世界——这就是凌源皮影戏。白布一挂,锣鼓一响,艺人指尖翻飞,孙悟空的金箍棒、穆桂英的长枪便活了过来。那些皮影人不仅会耍枪弄棒,更会把凌源人的热情与牵挂“说”给你听,这就是“我”的家乡,辽宁凌源,一个用皮影戏留住时光的地方。

在希望小学支教期间,志愿者关注到留守儿童圆圆(化名)的成长需求。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圆圆与祖辈共同生活,日常表现中存在明显的思念亲人情绪,课余时常独自静坐,提及家人时言语间流露失落,对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针对这一情况,支教团队制定了个性化帮扶方案。一方面,通过一对一谈心交流,耐心倾听她的心声,通过教学活动的皮影戏引导他表达对父母的思念,同时帮助他理解父母外出务工的初衷,缓解情感焦虑,强化积极心态。

支教之韵:双向奔赴,共赴成长

支教从来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一场志愿者与孩子们共同成长的旅程。平安产险辽宁分公司组建的志愿者团队中,既有经验丰富的企业员工,也有充满活力的高校学子,不同背景的他们带着热忱而来,却在与孩子们的相处中收获了更深刻的成长。课后陪伴中,他们倾听孩子们的心事,分享大山外的故事,真切感受到孩子们眼中的纯粹与求知欲,体会到“教育的力量从来不是改变,而是唤醒”。这种双向的滋养,让支教的意义愈发厚重。

支教之远:陪伴传递温暖,时光孕育力量

当最后一堂课的铃声响起,志愿者与孩子们挥手告别,但支教留下的余温从未消散。平安产险辽宁分公司的支教行动,用物资筑牢基础,用课程赋能成长,用陪伴传递温暖,生动诠释了支教的真谛:它或许只是点滴行动,却能在教育均衡的道路上汇聚成光;它或许只是短暂相聚,却能在时光里孕育出改变命运的力量。而这,正是每一场支教行动最珍贵的价值所在。(完)

责任编辑:王新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