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由国内视听创意领军平台光厂主办的年度创作者盛会——“2025光创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作为北京国际摄影周官方特约议程活动,本届大会以“为创作者而生”为主题,汇聚光厂平台优质创作者、行业资深从业者、专家学者及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探讨视听创意行业的发展与未来趋势。
北京国际摄影周是由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中国摄影家协会等权威机构联合主办的国际摄影文化品牌活动,已连续举办12届。在本届“影像:文明·新质”的主题下,“光创大会”作为其重要的官方活动,将这一主题从影像延伸至更广阔的视听创意领域。
大会现场设置了多个互动装置和案例展播区,全方位展示了光厂的发展历程及优秀作品案例,让参会者直观感受光厂的发展成果。同时,万兴科技、富图宝、神牛、马小路等知名品牌以光厂行业伙伴的身份搭建品牌展位,不仅为现场观众带来丰富多元的互动体验,更全程赞助了大会伴手礼和抽奖环节。形式多样的展位活动与前沿产品吸引了大量创作者驻足参与,现场气氛热烈,交流活跃。
为创作者而生:构建长期共同成长关系
在开场演讲中,光厂创始人兼CEO杨达回顾了平台十三年的发展历程,并分享了光厂在产品优化、创作者赋能及AI技术布局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为创作者而生,是光创大会的初心。”杨达在演讲中强调,“和创作者构建长期的良好关系是光厂最核心的工作。光创大会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不止有线上的交流,更有线下沟通和深入了解的机会。”
现场,杨达还公布了平台多项核心数据:截止目前,光厂市场占有率已超过50%,年交易额接近3亿元,累计拥有视频素材3100万件、音乐作品30万首、图片素材555万张,平台累计成交金额达11.6亿元。他特别指出,在这11.6亿元成交金额中,有8.4亿元已分配给创作者。
过去一年,光厂将优化用户体验作为重点工作。通过建立内部需求池和推出“用户有奖建议”功能,平台积极发动内外部力量参与平台共建。据统计,光厂内部员工一年内提交了500多条优化建议,而用户建议功能上线后,共收到1970条反馈,其中93项已立项推进,33项需求已完成上线。
“光厂用户非常专业,他们用心提出的许多建议,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思路。”杨达表示,这种共建机制使光厂真正成为与用户共同成长的内容生态平台。
此外,光厂运营中心负责人和版权中心负责人也先后分享了光厂在运营和版权保护方面的具体实践和经验。
战略合作:共建“可溯源、可商用”AIGC内容生态
据悉,为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行业变革,光厂已在内部启用AI代码编程,优化AI客服和AI审核,提高工作效率;并在产品端推出AI音乐封面生成、素材风格识别、AI生成关键词等功能,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与业务发展的深度融合。
AI技术对创作生态的推动直接反映在光厂平台交易数据中,杨达在会上公布:“2025年,光厂AI相关作品的销售额预计将占平台总销售额的10%以上,年销售额接近3000万元。”
杨达进一步表示,光厂始终致力于将前沿技术转化为创作者实用的生产工具,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与行业伙伴开展深度协作。在大会现场,光厂正式宣布与视觉中国、生数科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完成战略投资签约。生数科技旗下的AIGC产品Vidu在视频生成领域具有技术优势。未来,三方将携手共同探索“可溯源、可商用”AIGC内容生态。
本届大会延续往届对创作者经验分享的重视,特邀三位杰出创作者进行主题演讲,他们现场讲述了通过光厂平台实现自我价值的故事,生动展现了大会“为创作者而生”的理念。
随后,圆桌对话环节开启,主办方邀请了视觉中国、生数科技、万兴科技、火山引擎、凌川科技以及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等企业与机构的专家学者,他们围绕“AIGC与影像的未来:从工具革命到创作生态”这一主题,结合不同产业视角,分享了AIGC技术在影像创作领域的实践案例与发展思考。
圆桌嘉宾一致肯定AIGC为行业带来的价值,认为AIGC将推动影像革命,并分享了AI技术在生成效果可控性、使用成本降低及商业化方面的进展,鼓励创作者积极拥抱时代变革,构筑自己在AI时代的核心创作优势。
此外,本届大会延续往届对优秀创作者的表彰传统,举办了2025「光创奖」颁奖典礼。杨达为年度创作者与新锐创作者颁奖,激励他们在平台上持续耕耘,创作更多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