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巴什区人民检察院信访接待实纪:“如我在诉”的检察实践与创新

康巴什区人民检察院信访接待实纪:“如我在诉”的检察实践与创新

来源:鲁网 2025-10-25 14:3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5年初,一位满面愁容的中年男子走进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人民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他因一起交通肇事纠纷多次信访,案件虽小却直接关系一家人生计。接待检察官遵循 “用心用情消解当事人‘怨气’” 的原则,不打断其陈述,耐心倾听并重点记录关键要素。通过调阅卷宗、联系事发地检察机关,一周内为双方调解并救助了符合条件的被害人。

这样的场景在康巴什区人民检察院已成常态。该院把控申检察工作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践行“每一起信访案件背后都是民心民意”的理念。

二、规范化接访的康巴什实践

接访前置准备:从“被动受理”到“主动应对”

康巴什区人民检察院要求接访检察官提前掌握控告、申诉、举报类型及处理时限,做到“有问必答、有疑必释”。接访时着装正式、举止端庄,使用文明用语,以 “如我在访” 的立场对待群众。

接访过程规范:倾听与引导并重

在接访过程中,检察官坚持 “四勤四多”工作法(嘴勤、眼勤、手勤、耳勤;多问、多看、多写、多听),确保记录完整准确。对情绪激动当事人,先安抚后引导,避免矛盾激化。

接访记录严格遵循 “5W1H”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如何要求),为后续处理奠定基础。对于属于检察院管辖的案件,明确告知受理依据和处理流程;对不属管辖的,也提供具体承办部门信息,避免“一推了之”。

接访后闭环管理:确保事事有回音

康巴什区人民检察院建立信访分流跟踪机制,落实首办责任制,定期跟进分流事项。对已办结案件定期回访,收集群众意见,持续改进工作。

康巴什区人民检察院对疑难信访案件实行领导包案制度,通过调阅卷宗、听取当事人意见、实地调查等方式,从事实认定、证据采信等层面向信访人释法说理。

三、从“结案了事”到“事心双解”的升华

康巴什区人民检察院对信访人确有困难且符合救助条件的,及时启动司法救助程序。2025年以来,通过司法救助促进信访矛盾化解7件,发放救助金19万元。对于复杂信访案件,积极召开公开听证会,为当事人搭建充分表达诉求的平台,通过听证会促进信访人息诉罢访,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四、接访工作的思考与启示

信访材料是信访案件处理的基础,而规范的接访记录则是确保处理质量的关键。康巴什区人民检察院的实践表明,将心比心换真心的接访态度,配合规范化的处理流程,才能真正实现“让矛盾纠纷在这里化解,让和谐从这里延续”。通过领导包案、司法救助、公开听证等多元措施,该院将信访接待从程序性工作转化为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的过程,为新时代检察信访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