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下午,由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支持,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主办的2025年贵州省秋季斗茶赛大众审评活动在贵阳举行。
活动现场 摄影 廖科鹏
此次大赛面向全省公开招募及特邀的28名茶行业资深从业者,大家以盖碗为器、沸水为刃,对入围第二轮决赛的33只茶样进行了审评。
大众评审为茶叶打分 摄影 廖科鹏
与以往“专家说了算”的传统模式不同,本届斗茶赛首创“专业审评+大众参与”的双轨制。专家的严谨权重占75%,而大众的市场口感则占据了决定性的25%。这意味着,最终的“金奖茶王”,不仅要通过专业的“显微镜”,更要征服广大消费者的“日常茶杯”。
茶叶冲泡环节 摄影 廖科鹏
高水温、多投茶、快出汤、茶水分离、不洗茶。现场,所有大众评委均严格遵循《贵州茶叶冲泡品饮指南》的标准流程。一时间,茶铺内盖碗起落,茶香蒸腾。
大众评审闻茶香 摄影 廖科鹏
“这款红茶有清晰的蜜糖香,底蕴很足!”“第三号绿茶,虽有微涩但回甘迅猛,喉韵舒畅!”“这个茶样把传统高香和现代适口性结合得妙,年轻人市场一定会欢迎!”评审桌前,低语与赞叹交织。评委们或凝神细嗅,或啜茶沉吟,在评分表上谨慎地落下笔迹。为确保绝对公平,组委会采用了“双盲审评”机制——茶样仅以数字编码示人,剥离了品牌与产地光环,一切全凭茶叶本身的“色、香、味、形、底”说话。
大众评审观察茶汤 摄影 廖科鹏
一位来自遵义的老茶商,一边娴熟地运用“贵州冲泡法”,一边赞许:“这套方法推广五年,确实让泡茶变得简单。它能最直接、最真实地还原了一杯贵州好茶的本味,拉近了茶与人的距离。”
大众评审品茶 摄影 廖科鹏
这场别开生面的斗茶赛,不仅是一次茶叶品质的对决,更是一次评价体系的重塑。10月31日,大众评审分数将与专家组的专业评分按权重汇总。最终,谁能在强手如林的茶样中脱颖而出,加冕“金奖茶王”?答案将在贵阳市林城西路品牌中心举行的颁奖典礼上揭晓。(文 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