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祠堂成特色书局,游客爱上鱼灯体验“寻宝”碧山村 遇见慢时光(艺术改变乡村)

古祠堂成特色书局,游客爱上鱼灯体验“寻宝”碧山村 遇见慢时光(艺术改变乡村)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5-10-23 10:50
2025-10-23 10:5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原以为只是网红打卡地,没想到一脚踏进了‘历史’里。”站在碧山书局的天井下,来自浙江省杭州市的游客程铭霞举起相机,镜头里,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百年木柱上投下斑驳光影。

金秋时节,不少游客来到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山村,领略古村落的独特魅力。

穿过村口的小卖部,拐进一条铺着青石板的窄巷,粉墙黛瓦的碧山书局跃入眼帘。这座古宅曾经是清代祠堂,2014年成为先锋书店的一家分店。

碧山书局完整保留了古建的原始结构,两侧厢房改造成的书架采用可移动模块,不损伤古墙,又能灵活陈列书籍。书架上,藏书多与徽州建筑、人文民俗相关。正厅里,灯光柔和,既避免强光伤害古建,又为阅读添了几分静谧。古祠堂变为公共文化空间,也成为连接村民记忆与游客体验的纽带。

暮色渐浓,云贤研学基地的鱼灯手作馆热闹起来。“鱼灯制作是老一辈传下来的手艺,也是碧山村的文化密码。”返乡创业的90后汪苗苗一边带着游客处理竹篾,一边介绍鱼灯的历史。

许多游客来到这里,都会体验做鱼灯。削竹篾时要顺着竹纹用力,才能做出圆润弧度;糊绵纸需薄厚均匀,否则点亮后光影会失衡;画鱼鳞要用朱砂调浆,鱼灯才会透出温润红光……“小时候,爷爷、爸爸做鱼灯,现在轮到我们年轻人了。”汪苗苗说。点亮自己亲手做的小鱼灯,加入队伍沿村道巡游,沉浸式体验徽州文化,很受游客欢迎。

近年来,碧山村创新发展思路,形成以民宿体验、文创街区、古景游赏、研学基地、康养疗愈为主的特色功能区,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如今,碧山村已经成为集文旅、休闲、文艺创作于一体的创意乡村。碧山村党委书记汪怀远介绍,目前村里有各类民宿餐饮42家、创意小店11家。碧山书局、鱼灯手作馆等特色文化空间,正为乡村发展增添动人笔墨。

(胡晓洁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23日 13 版)

【责任编辑:程尔凡】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