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武清窑上村:普法宣传“接地气” 村民从“要我学”变“我要学”

天津武清窑上村:普法宣传“接地气” 村民从“要我学”变“我要学”

来源:鲁网 2025-10-21 16:2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天津市武清区泗村店镇窑上村热闹非凡——由村两委联合泗村店司法所、综治中心及北京圣伟律师事务所共同举办的“法治+安全”主题宣传活动在此开展。活动聚焦村民最关心的金融风险防范、交通安全、禁毒等议题,通过“以案说法+互动参与”的创新形式,让村民从“被动听”变为“主动学”,当日参与人数近百人,创下该村近三年来群众主动参与学习类活动的新高。

金融普法“以案说法”,解开村民“心头惑”

“大家遇到‘保本高息’的理财推荐,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去年咱们邻村就有老人因为轻信虚假投资,辛苦攒下的养老钱打了水漂……”活动现场,泗村店司法所所长结合周边村镇真实案例,开场就抓住了村民的注意力。随后,村居法律顾问北京圣伟律师事务所赵天宇律师接过“话筒”,围绕非法集资、虚假金融产品、电信网络诈骗等村民高频接触的风险点,用“法律条文+生活实例”的方式拆解分析。 “赵律师,我儿子网购时被推荐了一个‘理财APP’,说投1000能赚200,这是不是骗子啊?”“我家亲戚想拉我入一个‘养老互助’项目,要交5000块入会费,这合法吗?”村民们纷纷举手提问,赵天宇律师逐一耐心解答,从“如何识别虚假宣传”“遭遇诈骗后怎么留存证据”“向哪些部门求助”三个维度给出具体指引,还现场发放了《金融风险防范手册》,让村民“听得懂、用得上”。

安全宣讲“精准滴灌”,守护村民“日常安”

金融普法结束后,结合本月“敬老月”活动安排,窑上村两委与泗村店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接过“宣讲棒”,将重点转向与村民出行、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安全和禁毒宣传。“咱们村里老人多,平时骑电动车买菜、接送孩子,一定要记得戴头盔,这可是保命的‘安全帽’!”综治中心工作人员一边演示正确佩戴头盔的方法,一边结合辖区内电动车交通事故案例,强调“一盔一带”的重要性。 在禁毒宣传区,工作人员通过展示仿真毒品模型、发放禁毒宣传折页,向村民讲解新型毒品的伪装形式(如“奶茶包”“巧克力”等),提醒家长看好孩子、老人提高警惕,远离陌生人提供的不明食品。“以前总觉得毒品离咱们远,今天一看才知道这么会‘装’,以后可得多注意!”村民王大爷拿着宣传折页仔细翻看,还主动向工作人员索要额外几份,说要带给家里的晚辈看。

从“被动安排”到“主动参与”,创新形式聚人气 “

“以往搞宣传活动,我们多是‘搭好台子、备好材料’等着村民来,这次特意提前一周通过网格员入户问需求,村民说‘想知道怎么防骗’‘什么样的电动车上路能有安全保障’,我们才确定了活动内容。”窑上村副书记介绍,为了让村民“愿意来、坐得住”,活动还特意设置了“互动问答赢小礼品”环节——只要主动提问或正确回答安全知识,就能获得印有普法标语的环保袋、围裙,既实用又能强化记忆。“以前听讲座总觉得‘跟自己没关系’,这次讲的都是咱们平时能遇到的事,还能当场问明白,我特意叫上了邻居一起来!”参与活动的村民李大姐说。据统计,当日共有近80名村民主动到场参与,其中不仅有老年人,还有不少周末返乡的年轻人,大家带着问题来、揣着答案走,真正实现了“宣传一次、惠及一片”。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让法治与安全知识走进了村民日常生活,更探索出基层宣传的“新路子”——以村民需求为导向,用“接地气”的方式打破“单向灌输”,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窑上村两委表示,未来将继续联合多方力量,围绕村民关心的养老、医疗、教育等议题,开展更多“按需定制”的惠民活动,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与幸福感。

图文:窑上村党支部、泗村店司法所、泗村店镇综治中心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